自5月下旬以来,银行间资金面持续抽紧,央行有意按兵不动,宣示了明确的货币政策取向。根据近来货币当局的诸多表态,中央决策层已决意通过市场化方式,放任商业银行自行解决因期限错配带来的短期流动性紧缺问题。这样的态度,可以说正式宣告中国银行业轻松赚钱的好日子结束了。 过去几年,由于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政策给予的利差保护,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膨胀,利润“高得不好意思公布”。但从去年开始,由于金融风险逐渐暴露,以及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破冰,银行业的利润增长速度出现下降。今年一季报显示,16家上市银行共实现净利润3000亿元,绝对值依然可观,不过,16.48%的平均增速已较此前明显下滑。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净利润增速从去年同期的平均超过30%降至今年的18.87%左右。 在传统业务受阻的情况下,一些银行纷纷瞄上了同业,希望借助同业存款,做大存款规模,以增加杠杆的方式,融短投长。这种模式流行起来,也为当前的银行间资金面抽紧埋下了伏笔。在业绩驱动下,一些银行直接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非标资产,成为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并间接做大了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一度成为银行业创新的标杆,但也为资金在实体经济中空转,以及金融风险的累积创造了条件。 从去年底开始,中国监管层便盯上了这些为规避监管而生的金融创新。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463号文),银监会则先后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8号文)及《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2013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10号文),加强对于影子银行及地方债风险的管控。再加上此次央行有意惩罚日常经营较为激进的银行,这一系列政策的指向都非常清晰,意味着中国监管层在治理金融风险方面动真格了,而不会像以往那般,由于担心经济增长的下滑,在相关政策上摇摆不定。 那么,现在摆在中国银行业面前的问题,已经变得相对清晰。控风险、去杠杆,做那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而对旨在规避上级监管的套利创新,予以适当回避。只不过,对于介入相关业务已深的部分银行而言,“控风险、去杠杆”谈起来轻巧,做起来却如同“割肉”。比如说,同业资产占比过高的几家中型银行,如何安全地从非标投资热潮中撤出来,可能要颇费思量,折价与损失,也许在所难免。 令我们关注的还有一类“国退民进”,银行业从非标资产中撤出来,部分融资需求成为了真空地带,这是否能够成为民间资本介入的良机?目前来看,这些非标资产中,其实是不乏较为优质的项目的,如果商业环境容许,民间资本的进入,甚至于直接从银行手中接盘,都是不难想象的。问题只是在于,这些项目是否足够吸引人,以及中国的地方政府能否创造让投资者安心的市场环境。对于后一点,我们并没有太多的信心。 不过,应当看到的是,新一届政府自上台后,对待经济增长与金融风险的态度,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地方政府、银行以及企业,都需要切实地看到这一点,而非嘴上说一套,手底下却做另一套。这种套利行为,在未来只会为自己带来难堪,就像这次银行间市场所遭遇到的情况一样。央行按兵不动,“央妈”成了“后妈”,不是央行真的撒手不顾了,而是要敲打几个坏孩子,避免“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不论如何,今年以来的一系列信号显示,中国银行业的好日子宣告到头了。现在实体经济不行了,金融风险也在逐渐暴露,银行业靠什么来支撑?中央政府早已给出了答案,金融业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并且会对各种投机取巧予以惩罚。剩下的就是银行自己的决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