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飙升引发“钱荒”,造成股市暴跌,国内外不少金融机构纷纷调低国内今年GDP增长速度,认为这次“钱荒”会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在上述机构看来,银行间利率上升,将从债市、股市和银行信贷等渠道导致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上升,从而拖累实体经济。但我们应该看到,银行间利率飙升既有时点性的因素,也有从业人士违规操作的问题,更有体制性原因。
对于前两种原因不用太多担心,而难以化解的是体制性因素。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前5个月,无论是全国社会融资总额及银行信贷增长,还是广义货币增长,都创历史最好水平,但这大量的钱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在国内金融体系内循环,从而导致了国内影子银行迅速发展,地方融资平台快速扩张及房地产市场价格在极高价格水平上持续上涨。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与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严重缺陷有关。
在当前的融资体系下,政府对金融进行严格管制,金融市场资源无法通过有效价格机制来运作(即利率无法市场化),这就必然使得不需要资金的企业或人可以轻易地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如国有企业),而需要资金的企业则无法获得融资(如中小企业)。
同时,在严重的利率管制下,居民的钱不愿放入银行,结果是,全国炒风盛行,金融市场资金严重错配,社会资金资源无法进入实体经济,金融市场的风险则越积越高。可见,当前国内银行间市场出现的“钱荒”,并非是缺钱,而是更多的金融资源没有很好的配置,是所谓的结构性资金紧张。
昨天,央行已经给市场明确预期及稍微调整,这场银行间市场的“钱荒”问题很快就会缓解。它对实体经济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