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乳业发展的新政引起人们的关注。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6月20日,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国将禁止婴幼儿奶粉以贴牌、委托、分装等方式生产。 如果将内地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凄风苦雨”,简单归咎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显然是不靠谱的。这些年痛定思痛,我们越发认识到两点:三聚氰胺只是一个引子,内地乳业洗牌重组早已是大势所趋;即便没有三聚氰胺,一定还会有另一起事件诱发乳业市场与行业格局的整合。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201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进口奶粉的市场占有率已从2008年前的30%左右跃升到50%以上,而在高端奶粉市场,这一数据更是超过70%。如果乳业也有“经济安全”之说,这样的数字确实值得警惕。 这些年,各个层面做的工作其实并不少,比如国务院出台促进奶业发展计划,全国奶站进行过大清理行动,国内乳品企业重新审核登记等。除了顶层设计持续发力,行业调整速度也在加快——6月18日,蒙牛全面收购雅士利,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此外,有专家预计,到明年,内地将有150家奶粉企业退市。 只是,这些努力并没有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份额。于是,相关乳企很冤很急,但越急越乱、越急越忙。其实,今日内地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崇洋风习”,恐怕离不开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三聚氰胺事件后,元气大伤的乳业市场已经公信扫地。公信力“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朝崩塌的市场公信,要想重塑,不是三五个月就能立竿见影的。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有承担成本与过程的勇气,食药安全领域莫不如此。 二是即便很多企业在兢兢业业,但还是架不住隔三差五“小错不断”。这种雪上加霜的态势,令重建公信的过程更为漫长。譬如致癌物黄曲霉毒素超标、学生奶中毒等件件令消费者“伤透了心”。跨国买奶粉之后,又引发了我国香港及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奶粉限购令频出,从感情上说,消费者不记恨内地乳业的“不争气”几乎不可能。 老字号是百年历练出来的,市场信心是一天一天积累起来的。重塑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奶粉的信心,不仅需要密集的新政,还需要更扎实的行动和更真诚的耐心。滴水穿石的功夫与韧性,才是质量与服务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