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刺激政策的退出,一些消费热点逐渐降温,寻找高质量、可持续的投资新亮点,形成结构层次高、带动性强的消费新热点,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信息消费作为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或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增长势头迅猛,形成了巨大的产业和市场规模,正日益成为我国新时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支点,其对内需的强力拉动作用已经日益显现。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居民对信息服务的旺盛需求,信息消费有望成为今后我国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和新引擎。
(一)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形式多样的信息产品已经广泛进入到居民家中,信息消费逐渐显现出对很多领域的重要支持作用。进一步把通过信息化手段产生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娱乐、新闻各方面消费进行提升,不仅是对内需的推动,对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也都会很大。
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据统计,2011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2.6万亿元,占GDP比重5.5%,考虑到对总需求的拉动作用,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7%。预计到201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4.5万亿元,占GDP的7.4%,对GDP增长贡献率在20%以上。此外,信息消费对社会总需求的撬动作用也相当明显。比如,电子商务极大地刺激了实物市场需求的扩张。2012年的“双11”促销,淘宝、天猫一天就创造了191亿元的销售额。据预测,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到2015年将突破18万亿元。
(二)通信消费持续增长,网络消费成为新热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2149.7元,比上年增长8.4%,比2000年增长4倍。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2456元,比上年增长14.2%。在家庭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网上购物以其产品丰富、价格实惠、购买便捷、送货上门等优点,已渐渐成为一种流行消费方式,引发了居民网购热潮。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支出达80.36元,比上年猛增89.2%,网络消费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成为正在兴起的新热点。
(三)电子信息产品家庭拥有量上升,更新换代加快。当今世界是信息的时代,移动电话和计算机已成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子信息产品。移动电话除了具备通话以及收、发短信的基本功能之外,还为用户拓展了诸如上网、游戏等增值业务,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不仅为用户提供个人信息管理、电子邮件等功能,还可根据个人需要实时扩展机器内置的设计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购买信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家庭所拥有的电脑和移动电话的质量也不断升级,从过去的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再到目前的平板超薄型电脑;移动电话也从过去的普通按键式到现在的智能化触摸屏的3G机,上网速度越来越快。调查资料显示,
2011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计算机的数量为81.9台,比2000年增加72.2台,增长7.4倍;拥有移动电话的数量为205.3台,比2000年增加201.8台,增长57倍。以IT产品为主的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成为网民快速增加和电子支付广泛使用的前提,从而带动了网购经济的蓬勃发展。
(四)信息消费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加快了消费升级速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性能先进、价格低廉的电子产品进入平常百姓家庭,电子产品借助互联网平台丰富了居民的家庭生活,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消费方式,网络购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购物选择,人们利用互联网足不出户“逛商店”,从多个在线零售网站中对商品的品质、价格,商家的信誉进行比较,无需亲临商场,不但省时、省力,购物又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同时由于网店节省了场地租金及人工成本,同样商品的网上价格比实体店更优惠。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网络购物用户总规模达到2.42亿户。自2008年开始,我国网络购物用户数一直高位增长,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2008-2010年增长率均达到50%左右的水平,用户年增长的绝对数量也在持续增大。我国的网络购物网络零售额从2004年的4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近8000亿元,年均增长1.4倍,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04年的0.08%上涨到2011年的4.3%。
网络消费新模式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内消费的增长。国家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新规定以及银联推出的无卡支付平台等政策为网络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提供了便利和良好环境。据统计,2011年,邮购及电子销售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近1倍。据统计,2011年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1610亿元,已连续五年增速接近或超过100%,远远超过同期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增速。
(五)信息消费渐成市场热点。由于信息消费具有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的特点,已成为近年来各国重点培育的新兴消费热点,也是我国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无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个人或是企业信息消费的全新载体。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为74.5%,网络消费新模式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内消费的增长。
近年来银行卡消费也颇受青睐。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都建立官方网站,构建便捷、环保、安全、高效的现代支付体系,提供余额查询、明细查询、对外转账、自助缴费、挂失、账户管理等功能,为推广银行卡支付方式奠定了基础,银联POS机覆盖了商场、超市、餐馆、加油站、娱乐场所等民生消费领域,持卡消费不仅方便,还减轻了携带现金的风险。银行卡的普及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日常的水、电、燃气、购物、餐饮的消费中使用信用卡买单,改变了支付现金的传统习惯,百姓生活进入“卡时代”。银行卡已成为居民个人使用最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在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形成有力挑战。
尽管信息消费潜力巨大,但其对扩大内需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尤其是信息消费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消费市场不规范,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滞后等方面。
(一)与国际比较,信息消费仍有巨大潜力。虽然我国信息消费已成爆炸式增长,但其增长空间仍然广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消费水平还不高。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人均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07年我国人均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仅为192.7美元,大致相当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5%至10%,甚至还远低于巴西水平(396.4美元),表明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据测算,2012—2015年我国宽带接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消费和数字内容消费累计可达2.5万亿元以上。
此外,尽管宽带普及率虽然快速提高,但差距仍十分明显。我国宽带人口普及率仅11.7%,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2005年的10个百分点扩大到了2010年的13.4个百分点;有线宽带家庭普及率为21%,美国为70%、日本为80%、韩国为79%及欧盟国家平均为78%。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我国信息消费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二)基础设施的落后制约了信息消费的发展。应该看到,我国在信息消费方面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宽带普及率、网速、价格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但我国宽带的资费却数倍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国际电联(ITU)测算的固定宽带价格指数,我国为3.1,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仅为0.6和1.1。
从发展趋势看,我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都将进一步提高家庭信息化建设程度,如迅速普及居民家庭的互联网络,明显加快家庭的信息化进程,居民可以便捷地通过互联网进行互联互通,从而拓展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了获取的信息资源。伴随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不断推陈出新,居民的日常生活已与收发电子邮件、信息查询与浏览、网络文件传输、聊天、游戏娱乐、撰写微博等一系列网络活动密不可分。还有,互联网催生的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消费热点也不断兴起,将有力促进居民信息服务支出的快速增长,信息消费势必会继续成为居民消费的一大亮点。
(三)信息消费制度建设相对落后。在信息消费领域,少数企业经营不诚信、不规范的问题突出,比如“消费陷阱”、恶意软件捆绑服务、“钓鱼”网站、虚假信息等现象大量存在,“假宽带”现象比较普遍,网络诚信体系不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不完善等等,都极大影响了消费意愿。此外,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滞后,也制约了信息消费。我国数字内容生产企业规模小、新产品开发能力弱,版权交易管理滞后,公共技术支持体系也不够完善,企业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云计算、物联网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十二五”期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保持35%增速,2012~2015年累计将达到近2.5万亿元。201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预估为475亿元。预计2012到2015年累计达到4200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云计算和物联网的设备和服务。
从未来发展的预期看,我国互联网渗透逐步加深的势头不可逆转,网络购物供需面持续积极向好,这些都将推动网络购物在未来较长时间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远未完成、居民消费仍有大幅升级空间、巨量人口基数奠定的庞大消费市场,无论是百货超市、还是作为新兴业态的网购,都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和购买力的提升,网民的线上消费潜力还将持续释放;电商企业的发展势头旺盛,网络购物供给能力逐步增长,服务水平持续深化,这些都将有力地创造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推动网络购物在未来较长时间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
今年几年,信息消费仍将是新的市场消费热点,但要想使信息消费的引擎动力更足,就必须着力解决当前制约我国信息消费的一些主要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一是要抓住信息消费升级机遇,积极拓展居民信息消费市场空间。政策扶持,协调资源,将信息化的各种业务深入到居民家庭,为更多的信息化增值服务提供通道,形成家庭信息服务产业链,促进家庭信息服务的各种增值业务迅速成长。支持和鼓励从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家庭应用信息化入手,积极发展数字多媒体、推动居民家庭教育信息化,居民学习娱乐信息化,居民家庭金融信息化,居民网上办事信息化,着力推进居民家庭信息化不断向高级智能化发展,扩大居民信息消费空间。
二是要加快培育信息投资与消费热点,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带动。积极发展宽带接入、移动互联网、IPTV等融合性服务,带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终端消费,带动网络支付、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网络文化、数字家庭等信息服务。加快实施“宽带中国”工程,推进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和前沿性布局,推进三网融合,充分发挥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物联网、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社会管理信息化等应用平台建设,为信息消费和服务提供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信息产业,加快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投资和结构层次高、带动性强的消费。
三是要清理现存制约信息消费的政策。要取消或降低电话、宽带、有线电视安装费和工料费,降低或免除公共场所互联网接入费用。放宽网络信息服务市场准入条件,通过市场充分竞争促进运营商提高信息服务性价比。政府、央企要鼓励在线办公、视频会议等新的工作方式。加强对运营商的监管,开展针对固定宽带、移动通信、Wi-Fi等宽带网速的检查督查工作,提高宽带接入服务质量,提高宽带用户满意度。
四是实施信息消费鼓励与资助政策。对升级换代型信息产品如3D电视、智能终端的采购,可予以消费补贴或给予换购优惠。发展信息消费信贷,鼓励银行与企业合作,对消费者购买大额信息消费品发放消费信贷或实行分期付款。实行信息消费救济制度,对城市残疾人员、贫困人口、老年人以及偏远农村人口购买移动电话、计算机、电视机以及宽带接入服务进行补贴。
五是要大力加强网络信息市场的管理和监督,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等手段,对互联网信息市场各有关方面进行协调、监督和控制,为居民信息消费提供安全健康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