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连续不振,而从市场层面来看,作为国家机构的代表——汇金公司开始有所增持动作。受此消息影响,近两日大盘有所相对稳定。公告显示:汇金宣布已于6月13日巨资增持四大行,加上汇金增持光大银行及新华保险的消息,这已是汇金公司第五次大规模增持金融股。对比历史轨迹来看,汇金的增持对市场影响正在日趋减弱,而国家队的护盘某种程度上正面临市场化、法制化、多元化与一股独大的多重考验。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entral
Huijin Investment Ltd.)
,简称汇金公司,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金融投资公司,2003年12月16日注册成立,注册资金3724.65亿元人民币,性质为国有独资,办公地点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行情
股吧
买卖点)23号平安大厦七楼。根据国务院授权,汇金公司的主要职能是,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出资额为限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汇金公司不开展其他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的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2007年9月29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汇金变为后者的全资子公司。 研究发现,在2011年11月,新华人寿IPO计划伏出水面,当时增持金融股的原因主要为新华人寿IPO奠定高定价创造条件或护盘。新华人寿初创时期是一家民营企业。2009年,随着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汇金”)入主,中央汇金成为新华保险的第一大股东,新华人寿变身成了国有控股企业。从近期来看,汇金增持有一种解禁后的护盘意愿,而从大的金融股股份构成来看,一股独大现象非常明显。 汇金的增持可以短期影响市场,但要使市场形成效应式发展,需要投入真金白银式的量能出现,目前来看,在全流通市场中,数亿股的增持量只是杯水车薪。加之新股IPO市场随时启动、债务规模的演变风险等,在市场化与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汇金的行为并不会如以前那样顺利投资,同时,即使投资也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冲击。 从新股IPO情况来看,
日前,
中国证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对比中国A股市场IPO发行来看,虽然相关法律明确而有规定,但实际上其不少公司在案发后却没有得到严厉的刑法制裁。美国市场之所以能够百年发展,优胜劣汰及法律的严肃性是最为重要的支撑,研究其市场发现,美国早已实施了旨在要求上市公司进行会计改革与保护投资者的法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可以说从IPO发行、上市、交易、融资、重组、退市及法律维护等方面贯穿始终。 相关资料显示,萨班斯法中302条款和404条款在股票发行之初及内控体系上完善了公司质量环节。302款主要强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404款要求在美上市企业要建立内控体系。内控活动的记录不仅要细化到像产品付款时间这样的细节,而且对重大缺陷都要予以披露。该法案核心“严厉”在于,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必须对财报真实性宣誓。一旦不实,有可能将被处以10年或20年监禁的重刑——这和美国持枪抢劫的最高刑罚相同。对比中国上市公司董事长责任与法律追究来看,中国A股市场可以说无法比拟,这也是上市公司真实性前提基础的不同,而后续的退市、刑法等更是难以严格。 可以推测,未来IPO市场发行将向市场化与法制化发展,而护盘、增持等可能涉及利益违规与违法事件的产生,因此汇金的增持未来面临收敛的可能性增大。 从债务风险来看,目前情况比较敏感。敏感期的投资或面临较大的或有风险,《第一财经日报》最新统计显示:中国企业的债务规模最大,扩张最快,风险最高。中国企业债务占据中国非金融部门债务的“半壁江山”,也是过去5年中国非金融部门整体债务飞速上升的最大“推手”。2012年末,中国企业债务约为65万亿元,占GDP之比达125%,过去5年上升近30%,企业资产负债率迅速提升(A股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由2008年的53%上升至60%)。从行业分布来看,部分负债主要集中在地产和基建相关产业链的重资产行业中。 从国际比较而言,2012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率水平(相当于GDP的122%~127%)在OECD国家中居于最高水平区间。对成熟的经济体而言,企业债务一般会达到GDP的50%~70%,而中国是这个数字的2倍。此外,现在中国的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利润销售收入)只有5%~6%,仅为全球平均利润水平的一半。这将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债务负担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4倍。 同时,笔者研究发现,多元化市场下的汇金增持并不会对其它市场产生效果,比如创业板。从目前创业板来看,其目前总流通市值也不足6000亿,相对于汇金公司的一只股票如工商银行而言,也仅有其流通市值的1/2,701只中小板股票总流通市值,也仅相当于工行与中石油两只股票流通市值,可以预见,多元化市场背景下,投资偏好与巨无霸共存,投资行为、投资风险与利益变化将制约汇金的增持效果。 总体而言,汇金此次的增持或有短期影响,但从市场化、法制化及债务风险演变及IPO市场变化来看,其影响力将日趋减弱,同进不排除投资风险的冲击,投资者须理性两方面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