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茶菌到胶原蛋白的蹉跎岁月
2013-06-14   作者:木木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红茶菌旋风”很是红火了一把。据当年的“专家”考证,这个东西对身体大有裨益,有病治病,没病健身,比如:大能防癌、抗癌、延年益寿,小能减肥、增重、助睡眠、美颜容……反正好处是多了去了。
  当年还是计划经济当道,职工的身心健康还是许多单位的领导关心的头等大事。在领导们的关心、督促及身体力行的带动下,“红茶菌”的起点相当高,乃至三弄两弄就“旋风”了起来。许多有实力的单位,除了发菌种,连制作器皿、红茶、白糖等都统一发放;甚至还要为此展开“生产”竞赛,当年还不太流行“罚劣”,但奖优搞得还是蛮隆重的。
  但可惜的是,饶是保健、治疗功效如此神奇的“红茶菌”,其刮起的“旋风”也就旋了那么三两年,就莫名其妙地倏忽而灭了。这倒再次印证了国人做事往往喜欢一窝蜂而少韧性、没长性的特质。不过,“旋风”刮过去,生产工具倒还有剩余价值。本人家里有一个大号的锥形烧瓶,就是当年公家发的“生产工具”之一,“种”了几次红茶菌之后,就一直用来盛凉白开,30多年过去了,质量好得很。
  在“红茶菌旋风”之前,据说还很盛行过一阵“打鸡血”保健法,本人没亲身感受过,但据老人们讲,彼时,很多对身体健康孜孜以求的人,都会精心饲养一只或几只大公鸡,隔几天就抱上宝贝公鸡去卫生站抽点儿鸡血打到屁股蛋儿里。“打鸡血”的保健功效据说更为神奇,但奇怪的是,这一阵风儿也不过就刮了那么几天,估计是具体操作时,确实有点儿恐怖而且其间不可控风险过多的原因吧。
  “红茶菌”热过之后,日益注重健康的人们一点儿都没闲着,“鹤翔庄”、“气功”、“特异功能”、“香功”等等,百花争艳,让人目不暇接,到了张香玉的“宇宙语”,神功保健法达到巅峰。本人有大学好友深好此道,曾经“有幸”参加过张大师的授功大会,据其描述,现场受众或手舞足蹈、或如老僧入定,或痛哭流涕、或仰天长啸,姿势千奇百怪,神态如醉如痴;大师在场地中央,辗转腾挪、翻来滚去,张牙舞爪,口中“咿咿呀呀”地叨念着神异的“宇宙语”,为花了大价钱入场的信众授功……不过,令人失望的是,张大师巅峰之后没多长时间,居然就被公安逮捕了,罪名是诈骗,后来被判了刑,关了起来。其信徒们大概由于没有看到大师展示曾经吹嘘过的穿墙破壁的神功,估计颇为失望,竟就那么一哄而散了。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的注意力就日益聚焦到健康上,正所谓“温饱思长寿”也。但那时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灵丹妙药们尚未降临凡间,人们也只能练练“神功”,挖掘一下自身潜力,自我安慰一番。90年代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兴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随着各类压力的日益增大,各式各样的保健品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什么猴头菇、鱼肚油、螺旋藻、孢子粉、葡萄籽、褪黑素等等,逗弄得人们心旌神荡,难以自持。
  至于这些名目繁多的保健品有没有效果,这还真不太好说。就像《红楼梦》里的王一贴介绍给宝玉的“疗妒汤”,“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明年再吃”,反正吃不死人。大概卖保健品的和吃保健品的都或多或少有点儿类似的小嘀咕在心里。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小嘀咕吧,保健品市场就这么红火了起来。但是,这个时期,众多销售保健品的卖家,也不过就是在“浑浑噩噩”地“卖”罢了,真正把保健品经营成事业的,还是史玉柱。史先生凭借“脑白金”,一炮再红。
  说起“脑白金”,就不能不提“褪黑素”。
  本人一个广告公司的朋友,1997年前后曾经为“褪黑素”的代理商策划过广告宣传,其引以为傲的一句广告词是“给你婴儿般的睡眠”。不过,或许那时需要国人耗费心智的东西还不太多,以致睡不着觉的人还比较少吧,这句广告词并未诱使“褪黑素”的销量大幅增加。现在回头总结,过于写实的东西,因为无法拓展人类深邃的想象,以致总是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吧。
  后来,没过两年,史玉柱把文绉绉并不失洋气的“褪黑素”埋汰成土地主似的“脑白金”后再推向市场,或许是亚洲金融危机后遗症使睡不着觉的人大量增加吧,或许是史玉柱绞尽脑汁想出的那句“送礼”的广告词儿把人恶心得睡不着觉吧,或许是日益复杂起来的社会、市场令人脑筋不够使、亟需重新“武装”一下吧,“脑白金”竟爆红起来,而且一红就是多年。
  同样一种东西,不同的忽悠方法,效果竟有云泥之别。估计许多人都有大梦初醒般的感觉了。从此,保健品市场正式进入大营销、大策划的火红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胶原蛋白”铺天盖地起来,不但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甚至也如“脑白金”一般,必将里程碑似地载入保健品市场发展的正史里呢。
  这绝非瞎说。虽然,“胶原蛋白”与猪皮、牛皮、驴皮、鱼皮或其他什么动物的皮没啥本质区别,但其高雅而富于科学味道的名字,以及经过工业流水线“开光”后的多种多样的身姿,才有可能成为“林妹妹”们的挚爱。从这个小小的“胶原蛋白”上,倒很能管窥国人身上的一些特质呢——总想走“终南捷径”,总希望依靠某种神奇的终极力量,在不改变既有轨迹的情况下,轻松地“蝶变”。难矣!
  另外,明知道“胶原蛋白”与“焦大”们经常大嚼特嚼的肉皮没甚区别,但仍有那么多的公司很“认真”地变着花样儿地“研发”相关产品,其中甚至不乏老字号的医药企业,细想想就难免令人后背冒凉气。以治病救人为宗旨的医药企业尤其是老字号医药企业,科学、严谨应该是研发产品时恪守的底线。为了利润,弃守底线,又与满嘴跑火车的张悟本先生有什么区别呢?这样的企业,又怎么能让清醒的消费者放心、让投资者放心呢?
  从红茶菌到胶原蛋白,一路走来,保健品市场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影响了多少人的生活,但在这个历时30多年的扩张过程中,我们也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诸多的似乎永恒的不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东宝生物等涉虚假宣传 胶原蛋白九成未认证 2013-06-05
· 汤臣倍健胶原蛋白夸大宣传 高管蜂拥套现 2013-05-29
· 胶原蛋白产品利润达10倍 抗衰老或因添加雌激素 2013-05-2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