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高储备政策不宜改变
2013-06-13   作者:黄俊毅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字号
  前不久,中储粮总公司所属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过火粮食5万余吨,令人痛心。有人由此质疑我国粮食高储备政策,认为比例过高,既存在安全隐患,又易滋生腐败。
  按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储备量占一年消费量的比例,17%至18%为安全警戒线。目前,一般国家储粮20%左右,我国高达4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那么,40%比例是否过高呢?笔者认为不高。
  首先,我国粮食供给仍属紧平衡。按国际通用标准,年人均粮食占有量800斤才算安全。得益于“九连增”,我国去年才刚够850斤。近年来,自然灾害呈加重态势,粮食生产风险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就损失粮食1000亿斤,因生物灾害损失粮食500亿斤。再考虑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资源紧张等因素,为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粮食维持较高储备确有必要。40%的储备量看起来很高,但只够吃4个月。在非常时期,这关键的4个月,可让我们坚持到下一季粮食的成熟。
  其次,拥有粮食较高储备,才不受制于人。“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粮食就是生命,粮食就是话语权。美国年产粮食近4亿吨,独占世界粮食出口量的一半,为世界第一粮食出口国,虽然人少地多,粮食绰绰有余,但每年仍将总消费量40%左右的粮食转入储备。日本虽然人口只有我国十分之一,粮食储备比也高达25%,相当于其全体国民3个月消费量。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40%的储备率并不算高。
  其三,降低储备率,依靠国际市场弥补口粮不足,根本行不通。世界粮食供应总体偏紧,每天有1.8万名儿童死于饥饿。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全球年粮食可贸易量,只及我国年消费量的40%。只有这点贸易量,远不足以弥补各国粮食短缺。而且国际粮食市场投机严重,13亿人的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黄金虽好,不能充饥活命。饥馑之时,一块金子未必换得到一块红薯。假如我国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即使国际市场有粮可买,我们也买不起。因此,中国人只能依靠自身,留足口粮,端稳饭碗。
  因存在弊端,就否定粮食储备,是因噎废食。粮食高储备政策必须坚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坚持粮食高储备的同时,监管绝不可放松。毕竟,储粮安全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才有保障。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聂振邦:中国粮食储备可保证粮食市场稳定 2012-08-17
· 发改委:粮食储备高于安全线 2011-07-15
· 粮食储备形成全国“一盘棋” 2010-06-10
· 林毅夫:世行正考虑建立国际粮食储备 2008-06-20
· 菲律宾通过进口扩大粮食储备 2008-06-1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