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怎样做到以人为核心
2013-06-13   作者:马宏伟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字号
  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镇面积扩大,更重要的是生产方式、生活状态、行为习惯等由“乡”到“城”的转变,是发展层次和文明水平的提升。因而,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细究起来,以人为核心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转移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提升人,使人的能力素质与现代城市文明相适应。
  关于第一方面的含义人们讨论较多,诸如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等城镇化红利,需要通过农民转变为市民才能充分释放出来;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也需要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才能有效推进。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口城镇化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两难问题、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怎样理解以人为核心第二方面的含义?为什么说提高人的能力素质是城镇化的核心问题?这要从城镇化的意义说起。城镇化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依托,现代工业、服务业聚集在城镇,现代农业生产资料也大都在城镇生产出来;城镇化为现代文明进步构建载体,现代科技发明、文化创造大都在城镇进行,城镇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城镇化是人自身发展的过程,城镇化使人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的发展舞台由传统乡土亲缘拓展到整个社会,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放飞梦想。而要适应现代产业发展、文明进步、社会生活,就必须转变人的思想观念、提高人的能力素质。
  可见,以人为核心推进城镇化,不仅要转移农民,还要提升农民;不仅要创造就业机会,还要提高人的职业技能;不仅要提供服务保障,还要培养人的现代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这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的系统工程,其中以下两方面具有基础性意义。
  发展教育事业。看一下我们身边有多少人是由于接受了高等教育而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就可以知道,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渠道,是城镇化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最佳途径。韩国农业经济学家朴振焕在《韩国新村运动》一书中写下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1927年出生在韩国农村,当时家里有7个孩子,只有3个孩子有机会上学。而到了1995年,他的儿子辈26个人都已从大学毕业,成为城市中等收入阶层。可见,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孩子不仅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能成为高素质的就业人口和城市居民,比较顺畅地融入城市社会,共建共享现代文明。当前我国发展教育,应更加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向农村孩子倾斜。
  建设法治社会。在城镇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从熟悉的乡村进入陌生的城镇。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但在人口大量聚居的“陌生人社会”,父母亲朋都靠不上,靠什么?从根本上说,要靠法治。这就要求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从基于个人交往和相同的血缘地缘提升到基于法律制度。所以说,城镇化顺利推进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法治思维、规则意识取代地域情结、人情关系成为人们的处世依据和行为准则。从国家、社会的层面讲,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人口大规模流动过程中,要使社会既和谐有序又充满活力,使人们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发展和创业上,就必须把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城市非正规经济治理 2013-06-12
· 新型城镇化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 2013-06-07
· 李克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带来巨大需求 2013-06-06
· 城镇化过程中的区域差异与融资机制选择 2013-06-05
· 新型城镇化应避免被投资“绑架” 2013-06-0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