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公布《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内容包括48项具体工作分工。其中尤为外界关注的是:在深化流通领域改革方面,方案指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流通领域;在流通环节费用方面,方案指出抓紧出台降低流通费用综合性实施方案。 当前我国流通市场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流通环节多、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是中国流通业的顽症。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研究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9.4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比例,而大部分发达国家是8%-10%。对于不少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物流成本过高更是“罪魁祸首”。世界银行的测算显示,中国流通费用占一般商品价格的50%,占农副产品价格的70%。
事实上,目前,中国流通领域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流通网络,但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造成我国流通领域的发展依然滞后于国际水平。
毋庸讳言,消费既是经济增长的起点又是归宿,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更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流通环节不畅将会拖累和制约经济发展。当前,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中国的出口和投资放缓,消费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而搞活流通能降低流通成本,促进消费潜力的释放。不过,从具体措施来看,国务院主要通过减轻流通产业税收负担,降低流通环节费用等方式降低流通成本,在当前财政收入下降时,推行起来恐怕有较大难度。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流通成本之所以高企且久治不愈,恰是粗放式经济增长、持续超发的基础货币等必然附带支付转移结果。显然,中国必须推进经济转型。而要实现有质量、没有水分的经济发展,更长久有效的“药方”就应该包括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出倚重投资的拉动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