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汇率在经历了今年第一季度的持续走强之后目前又呈现出疲软态势。进入5月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基本上在1.3美元上下波动。从中期看,欧元前景不容乐观。受欧元区经济前景黯淡、欧元利差优势逐步消失和欧元区国家希望欧元适度贬值等因素的影响,欧元今年下半年可能持续走软,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也会继续下滑。 自去年年底以来,欧洲金融市场紧张状况逐步得到缓解,欧债危机失控风险有所减弱,市场对欧元的信心一度出现回升。受此影响,市场投资者开始重新关注欧债市场。投资者和投机者因押赌欧元升值而将资金重新投向欧元区,致使欧元汇率持续走高,今年一季度曾接近1.36美元的水平,创下一年多来的新高。不过,这种持续走强其实是“虚高”的表现,因为欧元汇率仍然缺少宏观经济形势、实体经济需求、欧元与其他主要货币利差以及欧元区汇率政策等基本面的支撑。 现有迹象表明,欧元区经济前景依然黯淡,工商企业信心不足,失业状况不断恶化,市场销售持续疲软。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连续6个季度出现萎缩。欧盟委员会在春季经济预测报告中称,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在2013年将分别萎缩0.1%和0.4%。欧元区经济前景黯淡难免会拖累欧元,最终导致欧元资产需求减弱和欧元汇率持续走软。 欧元区利率走势预示着欧元正在失去以往所拥有的利率优势。在今年5月2日之前,欧洲央行将主导利率维持在0.75%,明显高于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的利率水平。投资者为赚取利差而将资金投向欧元,加大市场对欧元的需求,从而相应推高欧元汇率。然而,欧元区经济状况持续恶化,迫使欧洲央行不得不采取下调利率的措施。前不久,欧洲央行将欧元区主导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0.5%的历史新低。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今后可能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并已为负利率做好了技术准备。这就意味着欧元区利率会继续下调,欧元的利率优势将逐步消失,走软在所难免。 欧元区国家愿意看到欧元适度贬值则是欧元走软的内因。欧元汇率在今年第一季度持续走高已经引起欧元区政经界人士的普遍担忧,认为这将会制约欧洲企业对外出口和挤压欧洲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持续贬值的大背景下,欧元区国家当然也希望通过让欧元适度贬值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扩大对外出口。 欧债危机对欧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造成了严重损伤。持续3年多的欧债危机不仅重创了欧盟经济并导致欧元汇率持续走软,同时也削弱了欧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吸引力和挑战抗衡美元的竞争力。2012年,在欧债危机最为严重之时,希腊放出风声称要退出欧元区,市场因此曾担心欧元区可能会解体,欧元可能消失。受此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外汇储备纷纷减持欧元资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公布的“外汇储备货币组合”报告显示,2012年,发展中国家央行持有的欧元外汇储备资产减少了6.2%,为6770亿欧元。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央行在2012年抛售了近450亿欧元的外汇储备资产。欧元现在仅占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24%,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2009年这一比例曾达到31%的最高水平。由此可见,欧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地位正在倒退。 欧洲人当初推出欧元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抗衡美元并打破美元主宰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现在看来,欧债危机推迟了欧洲人实现这一愿望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