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中等收入阶段非易事
2013-06-03   作者:马志刚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字号
  “中等收入陷阱”是不是危言耸听?跨越这一“陷阱”的几率有多大?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最近几年,随着以我国为代表的东亚新兴经济体加速崛起,国内外研究机构纷纷把目光投向“中等收入陷阱”,探寻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可能或正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中等收入陷阱”是对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过程中所普遍遇到的经济增长停滞或徘徊现象的描述。近代世界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并非易事。据世界银行统计,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有100多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真正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而进入高收入水平的国家只有十几个,且绝大多数都是小国,几亿人口的大国还没有;拉美的一些主要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今仍然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
  我国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目前已同拉美主要国家处于大致相同的发展水平。从人均GDP看,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00美元,按国际公认标准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去年我国人均GDP进一步突破6000美元,发展站到了新的起点上。但另一个方面,我们也面临着新的更大挑战。比较突出的有三点:一是外需、技术转移等原有增长动力持续减弱,而内需、技术创新等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形成,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难度明显增大;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大大强化,经济发展越来越受资源供给的短缺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的制约,发展成本和代价在上升;三是以往高增长时期积累的一些矛盾,比如贫富差距等问题逐步显现,维护社会稳定的困难在加大。
  最新公布的相关经济数据也表明,这些挑战实实在在地存在,并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压力。今年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9.3%,增速比1-3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如果以2011年为基数计算两年平均速度,今年3月份仅增长4.9%,4月份则仅增长3.4%。而前些年我们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不仅如此,产能过剩加剧、地方债规模膨胀等日益显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同样让人忧心。IMF在前不久公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中就警告,中国在内的新兴亚洲市场要警惕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化解各种挑战,重在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分析起来,部分国家之所以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自拔,错失改革和经济转型良机是主因。比如,曾凭借土地和矿产资源优势等有利条件创造“拉美奇迹”的不少拉美国家,就是因为过度依赖进口替代战略,没有及时转换发展模式,脱离了全球产业和技术变化主流,最终导致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眼下,中国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转方式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转变必须改革,这对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至关重要。惟有坚定不移地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已经看准、具备条件、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项目加紧推出,才能切实消除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经济转型提供“源头活水”,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长久动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把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着力点 2013-05-14
·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正义之桥 2013-05-02
·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转方式 2013-04-24
· 中国可能已过中等收入陷阱危险区 2013-03-27
· 斯宾塞在主题演讲中称中国依靠规模效应优势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2013-03-2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