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创业板公司上周按交易所要求集体发布风险提示,并没能降低创业板炒作的热情。经过22日的短暂回调后,创业板指连涨两天,24日再创本轮上涨行情的收盘新高。 欧比特、蓝色光标、华谊嘉信、三聚环保、国腾电子、乐视网及中威电子等22日集体发布风险提示公告,银信科技21日发布风险警示,以及掌趣科技22日起停牌核查是否存在重大事件,被视作监管层给创业板“泼冷水”。但在24日,338只创业板个股中,上涨的多达323只,有176只个股出现大单资金净流入。创业板指再创收盘新高,很可能在新的一周突破盘中新高,如此“不听劝”并不算意外。创业板“击鼓传花”游戏是否会终结于多家公司集体发布风险提示,本就令人怀疑。用市场人士的话来说,按A股市场以往的炒作“秉性”,往往对监管层或交易所最初的风险警示置之不理。典型的例子是1997年上半年,当时监管层出了
“十二道金牌”,但主力屡屡进行反扑。 炒作资金不顾风险警示,并非创业板个股“贵得有道理”,主要是其不肯轻易善罢甘休。本轮创业板行情至今的累计涨幅超过80%,不是散户炒出来的成果,统计表明创业板流通股股东数前5个月减少达12%左右。机构要想从创业板行情中全身而退,很可能不把交易所最初的“泼冷水”当回事,否则,其便成为了“击鼓传花”游戏的最后一棒。继续激活所谓的创业板上涨潜力,用赚钱效应掩盖风险警示,吸引更多的散户资金高位追入,机构才能实现最终目的。 可对中小投资者来说,创业板上涨行情的风险逐渐变大,不能存有太多的侥幸心理。其一,历史经验表明,炒作资金不顾监管层风险警示的反扑,最终不会有善终。主导行情的机构或许赚得很多,可市场炒作一旦退潮之后,盲目追涨的散户难免成为牺牲品。由于炒作源于题材概念,缺乏实质性业绩作支撑,股价的高位解套绝非容易事。 其二,大小非减持压力增加了创业板的调整风险。这不同于当年“十二道金牌”下的A股市场,日后转手打压创业板的不仅是获利盘,而且包括大小非。本轮创业板上涨行情中,大小非减持已经不遗余力,4月至5月中旬共有87只创业板个股遭产业资本减持,减持市值估计达35.87亿元。待创业板股价转入调整通道,大小非减持因其低成本仍不会罢手。 其三,此次未进行风险警示的创业板公司不等于没有风险。
7只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的个股确实涨幅不小,但其未必是创业板中涨得最多的,风险提示更反映出监管层注重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这一点不同于监管层以往给市场泡沫“泼冷水”的方式。不过,投资者的风险防范不能仅限于7家公司。总体来看,创业板冲高过程中的“博傻”意味较浓,其高估值的风险特征趋于明显。 透过多家创业板公司集体发布风险警示,投资者更应该看清概念炒作的水分与噱头。此次发布警示的个股中有的只得益于“大数据”概念,而其中两大业务涉及“大数据”的银信科技在公告中提醒,“目前在国内,‘大数据’时代还没有真正来临,‘大数据’概念对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实质性影响。
”其实,类似的概念想象超出实际增长潜力的情况,在大涨的创业板公司中有不少。正因为此,真正进入快速增长期的创业板公司“凤毛麟角”,过去4个年度报告期仅有不足一成的公司实现了持续30%以上的增长。 一言以蔽之,尽管眼下不能断定创业板小牛市即将画上句号,但多家创业板公司集体发布风险警示意味着创业板风险加大,高位追入的中小投资者尤其要留有一份清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