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两则事关金融领域改革的消息格外引人关注。
5月24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发布了经国务院同意并批复的国家发改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意见》锁定的今年七大类共22项重点改革事项中,“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是一大亮点。而在同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也将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作为2013年央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具体来看,利率市场化方面,逐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建立健全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同时将进一步建立存款保险系统。汇率市场化方面,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伴随着利率、汇率市场化的推进,也进一步激发对于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的预期。而目前形势已为资本项目的进一步放开提供了基础。 从当前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来看,在陷入全球性降息大潮以及经济复苏疲软的背景下,推动金融改革,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的跃迁,一个较为成熟与完善、具有一定深度与流动性的金融市场是不可或缺的。 迄今为止,我国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方面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从中国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重来看,当前人民币汇率水平距离均衡水平已经不远。但从中长期来看,受到较为强劲劳动生产率增长驱动的人民币依然有继续走强的空间。而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完善,目前对于央行中间价机制的改革,已成为消除国际热钱过度流入造成的单边升值压力。诚然,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市场化目标,即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既然这个目标确定了,中国就应该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让其更为透明化、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场供求来决定人民币的汇率。 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相比,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具有积极意义,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更大挑战。令市场关注的是,央行将在何时、以怎样的方式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近日,两位银行业高层透露了一些信息。5月19日,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在
“2013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上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根本方向在于完善利率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建议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将贷款风险定价自主权交给银行。而在17日,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也表示,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加快,贷款利率今年内可能会放开管制。结合中行两位高层的表态,中国或将分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先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再逐渐放宽对存款利率上限的控制。这种循序渐进的可能性颇高。 至于资本项目下可兑换,这应该可视为金融改革的最后一步。从国际上的货币可兑换进程来看,在经常项目实现可兑换后,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大约需要10年时间。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标志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层面。 总而言之,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人民币汇率进入均衡区间,中国经济正步入对外开放的转型期。这三者互促互进,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前行,已经成为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