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升级的基本原则是要上升到健全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变迁,以及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公平分享改革成果的强烈诉求,要求中国经济必须升级。那么,中国经济升级版到底升什么呢?
认识层面的升级,就是必须明确或者必须重申,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单纯追求GDP。选择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实现经济增长的举措,必须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
从最原始的经济学层面看,GDP只是一个营业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生产的按全部价格计算的一切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它掩盖了许多东西,包括一些不好的东西。例如:⑴它忽略了生活中交易活动之外的活动所创造的财富,特别是自给自足的部分。于是,农民进城虽然有了货币收入,但生活水平可能还降低了,因为缺少了当初自给自足的不计入GDP的部分。⑵人们很多无奈的行为也增加了GDP,比如为防止噪音买双层玻璃,买玻璃会增加GDP,却是不情愿的。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重复建设对GDP都是正效应,把大楼建了炸、炸了再建也可以增加GDP。⑷用廉价的资源、环境以及劳动力促成的出口,虽然提高了GDP,但不等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⑸GDP的增加不乏寅吃卯粮,拼子孙后代的资源环境。⑹自然资源的价格被大大低估了。⑺色情文学、毒品交易等也可以增加GDP。⑻单纯追求GDP还可能造成社会不公,人们只看到买汽车的人,没有注意到买不起汽车的人。
世界上先期发展的国家早就开始反思单纯的增长主义带来的弊端,并由此提出了围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的更为科学的指标。英国学者理查德?杜恩韦特在《增长的困惑》中介绍,这些指标包括:⑴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及服务的质量。⑵人们享有的环境质量。⑶人们用于休闲时间的比例。⑷收入分配是否公正。⑸工作条件的好坏。⑹获得工作的难易程度。⑺未来的安全性。⑻人们的健康水平如何。⑼文化活动水平、教育水平以及享用权。⑽社会提供的住宅的质量。⑾形成令人满意的信仰或精神生活的几率。⑿家庭及其幸福。这些标准相当多地如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我们应当回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上来。
中国经济到现在仅仅是做大了,还没有做强。我们可以从各方面对这一判断作出论证。首先,可以从纯粹经济学的角度把一国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模仿——创新——世界知名品牌。我国很多产业还处于第一阶段,自主创新不够、世界性的知名品牌不多。其次,还可以从一个产业发展的逻辑顺序将其分作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研发;第二阶段是制造;第三阶段是品牌经营。我们相当多的产业承接的是制造阶段,附加值不高、研发不够,有突破性的知识产权产品不多。最后,设想一下,假如GDP可以用秤称,我们的单位美元GDP肯定比发达国家“重”。源于GDP的构成中知识产权产品不多,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占比较低,大量的是制造业,相当多的还处于附加值不高的低端。而发达国家GDP构成中知识产权占比较高,还包括文化产品、现代服务业以及精细制造业等。如果说到GDP的“颜色”,发达国家“绿”的程度较高,而我们则不够“绿”。
现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的任务必须由大到强,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发展空间,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通过制度安排充分调动和塑造全社会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快速的经济增长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一些地方政府血拼GDP,不惜牺牲环境。个别不负责任的学者关于经济发展难以避免环境污染的言论,对污染更是推波助澜。环境污染表现在各个方面:一是土壤和食品及饮用水的污染;二是空气的污染。今年冬天,持续的雾霾几乎覆盖了大半个中国,在严寒的冬天人们还盼望冷空气的到来,以吹散雾霾;三是土地的污染。土地污染来自化肥的不适当使用和企业排污,特别是深层排污;最后是各种电磁和噪音的污染。
污染的原因首先在于认识,认为GDP、税收比环境重要,认为可以先污染、后治理。污染还在于体制,且不说个别环境部门监管不力,从体制上,当把环境部门置于同一级政府的领导之下时,只要政府主要领导把GDP增长放在环保之上,环保部门就很难有所作为。环保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命比GDP更重要。我们是后发展国家,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吸取先期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之路。中国经济升级,环境必须升级,生态文明必须升级。环境升级和生态文明升级是经济升级的重要标志。
既有的靠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推动的体制,在拼速度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中国经济要升级,经济体制必须升级。经济体制升级的基本原则是要上升到健全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政府要发挥好功能,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千万次证明了的要求,在其具有比较优势、提供公共产品的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只要政府创造了好的环境,提供了好的制度安排,企业自然会作出卓越的贡献。因为说到底,经济发展更多是一个微观层面的问题,政府千万不能直接扮演市场主体的角色,包括过度的招商引资。
2.经济升级,需要更多的创新。这是市场经济下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的体制和文化能够吸引人,能够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能够有利于创业,能够容忍“异想天开”,能够包容失败。政府还要通过必要的制度安排,让各种经济成分公平进入。只有公平进入才有平等竞争。政府千万不能自己破坏公平竞争,一些审批,包括补贴,一定意义上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在什么方向上、什么程度上进行创新,以及产业选择,都是市场的事,都是企业家的事。亚当?斯密曾经指出,千万不能把投资的权力交给大言不惭的国会议员,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3.切实改变对地方政府和干部的考核和衡量标准,在干部选拔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发言权。对于干部和政府的考量标准,应当从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出发,更多地着重于社会公共目标的考核,例如教育、医疗、环境、社会公正等,努力使政府与经济发展保持适当的距离。对环境问题的考核,可以考虑实行一票否决。在干部选拔上应当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发言权。现在,有的干部明明在胡作非为,例如疯狂圈地,包庇污染企业等,人民群众却往往无能为力。这种状况必须改观。
4.经济发展说到底是一个微观层面的事,企业家一定要认识到,精细化是工业文明的基因,过度的商业化、过度的急躁不利于精细化。要认识到仅仅有资金,没有核心技术和市场需求,是支持不了一个企业发展的。现在看来,几乎什么产业都可以盈利,关键是比别人做得好。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家也必须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