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屡见不鲜的“到此一游”,居然出现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再度引发舆论对“公民素质”的讨伐。 但在这个搜索技术极度发达的时代,人们的反思意愿,总是远远小于揪出“元凶”的义愤。果然,就在首先披露此事的网帖发布一天之后,“到此一游”的主人丁某的身份就被确认为南京一名现年15岁的中学生。 而随着“人肉”结果的公布,丁某的父母也已经出面通过媒体认错道歉,并请求大家原谅孩子,“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 事态发展至此,其缘由已经大致清晰。首先,虽然孩子父母没有披露一家人到埃及旅游的具体时间,但丁某至今不过15岁,其“肇事”时的年龄自然更小。按照“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的说法,估计舆论对丁某不会继续穷追猛打,而可能更倾向于追问孩子父母的监管责任,并借此检讨中国人的“素质”。其次,卢克索神庙虽然有着极高的文物价值,但按照中国游客和当地导游的介绍,其“防范”措施并不如中国国内景点那么严密,客观上也给丁某的涂鸦留下了空子。而且,说不定别的浮雕上也已经留下中国游客的字迹,等待着后人继续发现。 “到此一游”显然是一种幼稚病,但中国游客为何偏好用这样的方式四处留痕,至今也很少见到令人信服的心理学或文化学解释。笼统地从“素质”入手,给予毫不留情的抨击,虽然让抨击者获得了道德上的正义感和优越感,但对于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却没有多少实际的作用。可以佐证的是,舆论对于“到此一游”的冷嘲热讽和激烈批评,从丁某出生之前就开始了,但依然没有挡住丁某继承了这一恶习。至于试图通过这种激烈批评的方式提高中国人的“素质”,就更是一件没有太大指望的事。从表面上看,每有这种“丢人丢到国外”的事情发生,舆论的激愤、懊恼便不可遏制,似乎全民的道德水准都已经提高到眼里揉不得一粒细沙的境界。但浏览一下批评者在网络上留下的发言,则人们不得不懊恼地承认,很多充满义愤的批评者的“素质”实在并不比被批评者高到哪儿去,甚至可能更加幼稚和不堪。 最新的消息称,丁某曾经就读的小学的官方网站已经被“黑”,其首页被人更改成“丁某昊到此一游”,和丁某留在卢克索神庙的涂鸦一样。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小学何辜,要承受这样的破坏?用这样的黑客手段,表达的是比涂鸦者更高一点的素质吗? 其实,面对不良现象时,过度亢奋的道德义愤总是比较可疑。即使从最善良的角度解读,用“到此一游”的方式表达对“到此一游”的不满,也是同样幼稚的行为。若从更严格的角度分析,这种极端表达宣泄的不是正义,而是暴戾。不仅对“到此一游”如此,对其他不文明现象的批评同样如此。如果舆论总是不能走出以暴制暴、以丑批丑、以骂对骂的模式,则只能证明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仍然处于同一个道德水平。 对于“到此一游”现象的屡禁不止,最好的做法是理性的批评加上“从我做起”。如果所有在网上表达道德义愤的人都能像他们表达的那样嫉恶如仇且从善如流,都能在认真反思自身的基础上从点滴善事、好事做起,“到此一游”式的丑事早就大大减少了,中国人的素质也不难提升到令世人仰望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