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已经开始初见成效,但可惜治标不治本且存在“副作用”隐忧。 本周日本政府在5月份月度经济报告中上调了对国内经济形势的评估,将其上调为“温和复苏”。此前公布的数字显示,日本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9%,换算成年增长率为3.5%,这是日本自去年10月份以来连续两个季度的正增长,这一数字也高于美国的2.5%和欧元区的-0.9%。 在阔别5年半之后,日经指数再次收于15000点以上,回到了雷曼危机之前的水平。 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说,安倍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不仅令市场信心增强,其效果也开始在消费、生产等实体经济方面体现。 5月21日,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编发的《日本经济蓝皮书(2013)》发布会上,多位研究日本经济的学者认为,“安倍经济学”短期效果明显,只是中长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财政、货币政策都为解决短期问题,这种短期做法与它的长期目标如何衔接仍然是个问题。”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王洛林说。 在去年12月上台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台了以日元贬值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经济政策,被称为“安倍经济学”。在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季风看来,“安倍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大胆的金融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及吸引民间投资三大支柱;具体来说,就是扩大政府投资,同时要求央行设定2%的通胀率,实行无限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摆脱通缩局面。 安倍试图通过量化宽松抑制日元升值、提升股市,以改善企业收益,增加就业,促进消费。在日本新任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履新后,日本出台了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半年来,日元对美元汇率已经下跌近30%,四年来首次跌破100大关。日元贬值提高了日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统计数字显示日本第一季度出口上升3.8%,汽车等出口企业业绩好转。 虽然“安倍经济学”短期效果明显,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安倍经济政策的隐患也让人担忧。 在王洛林看来,“安倍经济学”带来的中长期风险之一是日本进口价格提高,特别是能源价格的上涨。张季风也认为,由于能源、原材料、食品等价格上涨,恶性通胀的危险不能排除。经过持续8个月的日元大幅贬值之后,日本经济财政大臣甘利明日前表示,日元的过度强势已经基本得到修正,进一步走低可能有害。 “安倍经济学”急于解决的问题是日本的长期通缩,但日本经济还有更多结构性问题等待解决,比如人口老龄化、社保和财政等问题。“结构性问题不是短期的宽松货币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治愈的。”张季风说。“安倍经济学”的一个长期隐患在于导致日本财政状况恶化,无节制的政府支出将导致财政债务持续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