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同仁堂近来麻烦不断。继该店“健体五补丸”被检测出水银(汞)含量超标,遭香港卫生署发布公告召回后,日前又被爆旗下“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的朱砂成分含量,分别是17.3%及0.72%,前者超内地标准,后者则远超香港标准。陷入重金属超标漩涡的远不止同仁堂一家。业内人士表示,老字号中药品牌频频发生质量危机,为中药生产安全性敲响了警钟,其中尤以重金属超标问题最令人担忧。(《南方日报》5月21日) 汞入中药材并非罕见,很多中药材都含有重金属,汞本身也属于一味配方。一直以来,朱砂也被认为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因此被广泛使用。现在的问题是,同仁堂以及其他老字号中药企业药品中的重金属超标,究竟是人为添加超标,还是药材本身重金属超标? 是药三分毒,药品产生毒副作用无法完全避免,关键是在治病与害人之间进行孰轻孰重的取舍。中医的缺陷在于,缺乏药物成分的毒理学研究,剂量指标更多的是依靠经验;中药的毒副作用即便对企业来说心知肚明,却也无需详细告知患者。对于中药,民间流传的一个常见说法是,中药没有毒副作用——药品企业往往也不遗余力宣传这一点。可是,诚如钟南山院士所言,不少中药材对肝肾都有较强毒副作用。很多人觉得中药无毒副作用,坚持长期服用,这种做法很不可取。 事实证明,所谓“中药无毒副作用”纯粹是一种误导。同仁堂汞超标事件无非再度验证了这个常识而已——可是,这个常识在药品说明书上却得不到反映。中药说明书往往都简之又简,以至于完全可以不看;可西药说明书呢,往往很吓人,不良反应与禁忌都特多,特别是很多进口药品的说明书,放在最前面部分动辄就是很恐怖的“警告”。这给人的感觉是,看中药说明书让人很放心,看西药说明书让人很揪心——我们漂亮的烟盒与国外画骷髅头的烟盒,和这个其实是一个道理。 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包装必须印有或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其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分、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症、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现在,中成药倒是都有说明书了,而且都有“禁忌症、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项目,可这些项目后面最常见的就是四个字“尚不明确”。让人疑惑的是,不良反应、禁忌以及注意事项全部都不明确的药品,为什么就能容许上市呢?上市之前进行这些方面的毒理学研究,难道不是起码的前提吗? 毒副作用并不会因为没写出来就没有,患者的知情权必须得到保护。否则,在同仁堂汞超标等事件出来后,号称“无毒副作用”的中药根本无法自证清白。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吃错药”而丧命的有20万人之多。国家规范药品说明书的相关条令已颁布多年,但药品说明书仍然存在“只说不明”、含糊其辞甚至自相矛盾的情况。试问,药品说明书都做不好,药品质量又能高到哪里去?连对患者知情权的起码尊重都没有,还让人怎么相信“中药无毒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