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千点整数关的创业板指再接再厉,5月20日上涨2.76%收于1051.65点。不过,当市场资金依然“贪婪”之际,大小非已在创业板“牛背”上密集减持。 一项统计显示,4月至5月中旬,87只创业板个股遭产业资本减持,减持市值估计为35.87亿元。7只创业板股票被增持,增持市值估计为2598万元,净减持规模约为35亿元。 当前这波创业板减持热,在近年较为少见。据国信证券统计,5月6日至10日的一周,A股市场减持金额达54亿元,减持规模创2010年11月以来单周新高,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被减持20亿元、13亿元。另据市场人士分析,尽管今年以来中小板的大宗交易总金额远大于创业板,但如果考虑上市公司家数、流通股本、流通市值等因素,可发现创业板公司的大宗交易活跃度超出中小板一倍以上。 有一种观点认为,减持升温反映出产业资本拒绝创业板的
“牛市诱惑”。其实,大小非随着行情走好而减持意愿增强,是A股市场存在的规律。大小非之所以越涨越想抛,其一,落袋为安的心理强烈。若持股量本身较大,大小非在股价大涨后很容易产生部分减持的意愿。从以往的情况来看,为了能够减持兑现个人的纸上财富,高管们甚至不惜以辞职作为代价。 在这波减持热潮中,创业板公司高管同样“不遗余力”。例如,碧水源过去一年的股价涨幅翻番有余,其4位高管近日减持702.04万股,套现3.93亿元。其中,碧水源的一位副董事长原持股10490.70万股,5月7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600万股,减持均价53.56元/股,套现3.21亿元。 其二,持股成本极低使得大小非敢于出手。与社会公众股的持股成本不同,大小非通过创业板公司上市的“三高”发行,已经获得相当不错的财富增值。不少大小非的持仓成本接近股票面值,即便股价“破发”也不愁无利可图。有的大小非当年持股的目的,就在于到股市中“捞一把”,如今,碰到难得的创业板小牛市“盛宴”,二级市场股价翻番的背后实现十多倍或几十倍的原始股高收益,当然不愿错过套现的好时机。 其三,大小非比参与创业板炒作的资金更清醒。眼下,市场资金对创业板的追捧,表现为“贪婪”远大于“恐惧”,把高估值、成长性、减持压力等利空因素置于脑后。相比之下,大小非更了解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及成长潜力,不会被二级市场上的题材概念炒作“冲昏头脑”。倘若明知公司业绩增速与股价涨幅不匹配,有的大小非选择减持套现也就不足为奇。 眼前来看,大小非密集减持没有影响到创业板行情的热度,创业板指数的涨幅超过了主板。5月份以来,创业板指累计上涨18.25%,明显跑赢上证指数同期5.61%的涨幅。即便大涨之后的明星股出现超亿元的大宗交易减持,也没有改变股价的强势。例如,掌趣科技5月13日和15日连遭公司第二大股东及几位高管减持,总减持市值估计达4.36亿元,但其再创新高,5月20日涨停收盘。 然而,减持升温是否真的无碍创业板行情,令不少分析人士持怀疑态度。 大小非解禁属于隐性扩容,大小非减持与IPO、再融资被并称为导致A股市场“失血”的三大因素。客观上,不能指望大小非在大涨行情的
“牛背”上不狂欢,减持压力肯定使创业板未来行情面临一定考验。假如减持继续猛增后出现创业板阶段性行情高点的话,那么,大小非才是真正的赢家。对此,投资者有必要区分不同公司的成长性及估值风险,谨慎看待减持风险,分享创业板小牛市“盛宴”时应留有一份清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