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并购,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会讲并购的协同之于企业种种好处,几乎所有的专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并购会给企业带来1+1>2的效应,甚至1+1>3的好处。当然,1+1>2,是协同效应的根本所在,而协同效应也是催生诸多战略并购的根本因素。对急于做大做强的中国企业家来说,尤其倾心这样的并购协同效应。 但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正反两面。当我们被香甜可口的“并购蛋糕”吸引的时候,也要想一想其中的糖分和热量,到底是不是适合自己。在业界,我们经常看到交易双方兴高采烈地举杯庆贺,向媒体描绘未来的种种美好,却忽视了“美好”背后所需要支付的代价。笔者认为,若是不能够理性、量化地分析协同的负面效应,那么对协同的正面效应恐怕也难以得到恰当评估。 并购的过程,是不断把企业做大的过程,这一过程,打个比方,就仿佛是“铁索连舟”。 当遭遇一些小风浪的时候,“铁索连舟”的策略可以让小船们成为一艘大船,无惧于此;而一旦遭遇惊涛骇浪时,这些铁索连舟反而可能是一种障碍,也就是常说的“船大难掉头”。对企业来说,通过并购不断扩张会患上大企业病,不容易根据市场环境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因此,笔者建议企业家们在意欲并购时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企业的发展是否都需要通过“铁索连舟”的策略来做大做强?一旦铁索连舟之后,还有没有其他的应对策略? 要说“铁索连舟”,最有说服力的案例莫过于美国通用汽车了。 通用汽车在其百余年的历史上,并购始终是扩展的主脉络。垂直方向,向上收购轮胎厂、橡胶园,以及物流公司,向下收购汽车租赁和销售公司。横向方面,收购一系列其他汽车品牌。以至于通用汽车被称为“最有收购欲望的企业”。并购,让通用汽车一举甩开了福特、丰田等汽车公司,并曾经牢牢占据全球第一大汽车公司的宝座长达七十多年。 从理论上说,如果通用汽车的每一次并购都能起到应有的协同效应,那么通用汽车的效率应该会越来越高,盈利能力越来越强。可是很遗憾,现实中的通用汽车并没有能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08年,当全球金融危机来袭之时,并购了那么多企业的通用汽车却根本无力抵御风险。即使拿出了壮士断臂的勇气,毅然卖掉了旗下的诸多资产,仍不得不在2009年申请破产保护。 通用汽车的盛极一时与坠落,对于“迷信”并购协同的企业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警示。它促使人们深思,并购的协同,能否如期实现,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同为汽车业巨头,日本的丰田汽车就采取了迥然不同的方式。在丰田的企业发展路径上,收购并不是主旋律。对于上下游企业,丰田采取了紧密合作的方式。众所周知,丰田的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就是实现零库存,借此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在丰田的汽车整装厂周边,有很多丰田供应商的工厂。丰田把生产计划分解给各个零部件企业,然后由后者据此自行制定生产和物流计划,并且与丰田公司形成无缝链接。尽管在法律主体上,丰田和供应商都是独立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丰田对供应商的生产和物流的协调。他们之间的协同效率,甚至超过了很多在同一法律主体下的企业。 丰田的实践告诉我们,企业间是否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并不在于其是否在法律主体上具有一致性,而是在于其经营管理上能否形成一定的协调能力。丰田管理模式为世人所称道,核心正在于此。 但是,在现实的商业社会中,很多企业家往往会被各种并购后的潜在“协同效应”所迷惑,以为并购的大蛋糕,有百益而无一害。再加上企业在走上坡路的时候,掌控各种资源得心应手,似乎要风有风,要雨有雨,融资渠道也畅通得很,在感觉上扩张能力几乎是无限的,因此催生了很多企业的收购饥渴症,一发而不可收。这在国际上如此,在国内也是如此。 笔者见到一些企业,在发展势头最好的时候,借助于银行的信贷支持,尽力收购。资源的轻易取得,不仅让企业迅速做大,更让企业家的自我意识迅速膨胀,并渐渐趋于狂妄,仿佛“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无奈,一旦市场趋势变化,巨轮倾覆,这样的企业“巨人”根本无法力挽狂澜。 “并购”这道菜到底怎么吃,吃到多少最合适,不仅考验企业家们的智慧和勇气,更需要自制力和自知之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