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多年的大学生就业难题在今年变得更加严峻。一方面,699万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却在减少。据统计,目前,高校云集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应届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仅30%左右,同比大幅下滑。 面对难题,又有人拿“高校扩招”来说事,这显然是找错了病因。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而言,一年有600多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并非过多。在人口总量和增速既定的情况下,大学生越来越多是好事,因为就业者的整体素质因此得以提高。 而“高校教育质量下滑”、“高校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错位”、“大学生就业观念保守,看重国字号单位冷落民企”等分析,算是部分找对了病因。若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便可抓住问题的要害。 大学生看重国字号单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而冷落民营企业,从表面看是一个就业观念问题,究其实质,则是“国进民退”的严酷现实在就业观念上的投影。大学生为什么愿意选择国字号单位?还不是因为这些单位的社会地位更高,员工的长期福利至少从目前看来更有保障。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事实上对国企形成偏爱而对民企形成挤压,从而强化了“国进民退”的趋势。民众对此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这几年,不断有外企、民企的资深员工跳槽到国企,只为求得一个工作相对轻松且旱涝保收的“铁饭碗”。社会潮流已然如此,凭什么强求刚毕业的大学生逆潮流而动?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而言,要么考公务员,要么进国企,等这两者都落空后再去民企,实在是一个与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理性的择业次序。 至于高校教育质量下滑、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错位,固然是教育病症,但也和“国进民退”摆脱不了干系。教育管理行政化乃至衙门化,是中国高校的通病,这几年甚至有加强的趋势。国家的权力之手深入干预高校管理和日常教育,教授治校和学术自治被架空,在此情形下,高校哪里有能力和动力因时而变,按照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对课程专业进行灵活调整? 要言之,只有扭转“国进民退”的趋势,激发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的活力,让民企的就业潜力充分释放,大学生就业难才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