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部门”,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种怪状——两天之前,李克强总理在讲到政府职能转变时,拿出一份调查报告,“前几天,我看到这个调查,企业新上一个项目,要经过27个部门、50多个环节,时间长达6—10个月”。上一个项目,就要“27个”衙门点头,谁都要敲章,谁都要伸出手来,而到了真正需要“扶持”时呢?“有关部门”又一个都不见了,你叫企业如何“投资创业”? 其实李总理的讲话中,还不止一个“27个部门”的调查,比如他说,就业创业难,也与政府部门的资质资格要求多、认定多、考试多、证书多大有关系,光“各级政府部门颁发的资质资格证书就有229种”。“一纸证书漫长的认定过程挡住了不少人的就业创业之路”,这是总理的叹息。其实不只这些,李总理列举的
“让人费解”的审批事项,居然包括一条渔船的船名,也要经政府部门层层“核定”。 这段时期以来,我们听到过上一个项目要盖216个公章的事,等到两年漫长的审批过程终于结束,市场早已明日黄花,投资方也早已“拜拜”。我们甚至听说过老百姓办一个准生证,结果惊动了10多个部门,盖了三四十个章才罢休,现在又有了这个“27个部门”的调查和小小一个渔船名字的“核定”过程。活生生的事实,“让人费解”的笑话和怪状,再次告诉我们,“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这一道加减题的破解是多么必要而又多么紧迫——政府改革,不只是“部门”的精简归并,而是职能的深刻转变;审批变革,不只是“加快”,“一站式”、“一门式”加上“程序并联”,结果图章“一个也不能少”,而是要“放权”,“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最大限度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范围,最大可能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原则上取消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资质资格许可”;而政府“放权”,也不只是在上下级之间分解、移易、授受,而是要坚持三个
“凡是”——凡是市场能决定的,就由市场决定;凡是企业应自主的,就由企业自己决定;凡社会能承担的,就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总之,“这项改革,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 做好这道“加减法”,首先当然是要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我们不是一般性地讲转变观念,而是说在当前困难的形势下,尤其要树立市场观念。现在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必须靠市场机制。实际上,市场机制本身对经济运行具有自动调节作用,是能够调整一般性经济波动的。如果过多依靠政府主导和政策拉动来刺激增长,不仅难以为继,还会产生新的矛盾和风险。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近20年来,民间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比重也上升到60%,现在还有很大潜力,但由于“玻璃门”与“弹簧门”的问题,仍然有着“有钱无处投、想进进不去”的现象。可见要“下决心打开转变政府职能这扇大门”,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以期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创新力,我们还是要推进新一轮的“解放思想”。 做好这道“加减法”,更必须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说“放权”有阻力、有难度,甚至要面临“很大的挑战”,其中一条,是说政府部门如果权力过大、过于集中,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就有可能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一“加”一“减”,不但会涉及到我们的原有体制、思维方法和习惯的行为定势,还会涉及到一部分人的权力格局和原有利益,因此“断腕”的放权过程,对我们某些同志来说,也可能有“割腕之痛”,是一个自我革命的阵痛。但我们必须忍受这个过程,因为这不但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还是反对腐败,杜绝寻租的根本之策——刚刚落马的原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进去”之前不到三个月,一边写检查材料,一边“加速”批掉了50多个项目,差不多每天要批一个。刘铁男究竟要干什么,还有待于调查,但刘铁男手里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审批权”,他手里“一支笔”又会为谁谋利,倒是一个值得“解剖”的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