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到,“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调查材料,企业新上一个项目,要经过27个部门、50多个环节,时间长达6-10个月,这显然会影响企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李克强还举例说,有些审批事项看起来让人费解,比如对一些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社会投资进行核准、对某些渔船船名进行核定等。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一个项目如果要坐6个多月的审批监,黄花菜都凉了。很可能企业决定上马的时候,项目还有很大的盈利空间,市场供求关系还是卖方占优势,但等到项目被批的时候,供求关系就已经逆转,产品已经卖不动了。这个审批成本,决定了不同商业环境下的企业,拥有着不同的竞争力。而且,这个成本跟企业自身的禀赋、企业家素质和技术储备无关,增增减减全在于政府是否致力于打造一个友好型的商业环境。 同时还需指出的是,这个审批成本不仅是时间成本,也包括为报审而付出的交通、住宿、材料打印等真金白银的成本,而这些还只是台面上的成本。如果我们的审批部门和审批人员有心寻租的话,这个成本或许还要更高。这也是为什么,一个更自由、更便捷、更有活力的市场商业环境,要将审批压到最低限度。因为审批不仅对市场效率形成阻碍,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价格信号,同时审批的存在,使得政府部门与企业形成了大量的接触点。如果市场经济的法治性不足够强的话,每一个接触点都意味着有租可寻,都意味着腐败的风险。 一个优质的商业环境,当然不仅仅只是涉及到项目审批因素,其还包括企业的开办成本、纳税成本、信贷成本等等。根据世界银行2010年的数据统计,一个中国企业完成所有规定注册程序到合法经营这个过程,需要14道程序,花费38天,相当于人均年收入4.5%的成本,以及筹集相当于人均年收入约1.2倍的初始资金。而在缴税方面,企业则须每年完成7次税收支付,耗时398个小时,总税负达到利润总额的63.5%。相比其他发达经济体完成注册只需数天、没有设立初始资本金门槛,中国显然还有比较大的改善空间。其实,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减负”,从这方面减对财政压力最小,效果却是显著。 李克强总理在该会议上指出,要将政府的工作重心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说得是同一个意思,政府的最大作为就是营造一个更为便捷、更为规范的商业环境,让在这个商业环境下的企业,能够获得比其他经济体中的企业更佳的起跑线优势。我们所说的改革红利正是如此。过去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黄金发展,原因就在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释放了这种红利,让商业环境变得更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我们未来的发展后劲,也取决于我们当前商业环境的优质化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