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招待费终于也可以被冠之“××门”了,用今年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新俏皮话,就是摊上大事儿了。 据媒体统计,2012年上市公司年报中,17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业务招待费”,共计133亿元。其中,252家上市国企公开披露业务招待费总计65.25亿元。招待费排名前十的均为国企,这十家国企去年用于吃喝应酬的费用共计29.07亿元,第一个中枪的中国铁建还不是最多,中国人寿最多,达14.18亿元。人们质疑,国企维系关系基本靠吃?人民日报也发问,国企变国吃? 业务招待费在老百姓心里就是一个吃吃喝喝、迎来送往的代名词,目的无非是为了拉拢关系。尽管很多国企私下里抱怨,业务招待费只是数字看起来很高,但是跟企业的整个营收和利润相比,占比就是一个很小的数字。 拉拢关系是潜规则。潜规则这些年大有登堂入室的感觉,说起潜规则来振振有词,一点也不脸红,视之理所当然。可是,国企作为被赋予先进生产力代表使命的企业,拥有各种明的暗的政策、资源优势,难道这先进生产力就是在酒桌上拉拢关系?为什么自己的先进生产力不是先进的管理概念、先进的技术创新、先进的商业模式,而是先进的关系呢?在现实环境中,在一些人的眼中,关系也是生产力。但这种生产力是落后的生产力。 在这个问题上,一位知名企业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文化基因影响商业行为。巨额招待费用会成为企业负担,招待之风也使正常经营走入歧途。这正是我们的担心所在,一旦经营企业的人将心思放在拉关系上,企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将岌岌可危。一旦这样的公司坏榜样成群结队,我们的企业生态结构也将岌岌可危。因为短视、惟利是图、对社会责任、法治和道德不以为意的企业,赚钱的社会成本太高了,无法让公众心平气和地对待贫富差距。在公众眼里,这是商人,商人重利轻别离;不是企业家,企业家所追求的是创新、责任和改变世界。 天价招待费从中国铁建的个案成为带有普遍性的“招待门”,作为行使出资人权力的国资委自然有失察之处。在角色扮演上,会感觉国资委有一些走神,太过于把自己当做上百个央企的总公司了,而不是代表人民和国家让央企更多致力于为公共利益服务,致力于在市场经济、法治经济、道德经济之间成为一面旗帜和典范。比如,“保增长”小组的成立就是个总公司的心态,而“退房令”的不了了之、招待门的“一鸣惊人”,也让国资委在后者的建树上显得底气不是很足。 国企作为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里的焦点部落,人们对其是有着高要求的,这个高要求不是看你赚了多少钱,因为当前的这种赚钱套路技术含量少了些。人们的高要求,是希望其通过市场竞争表现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不是成为拉关系的先进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