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的金玉良缘结出的却是一枚苦果。上海家化集团原董事长与大股东平安信托内斗升级引发口水战,上海家化股价亦放量大跌。 一边是以内部员工举报个别高管涉嫌私分小金库资金、侵占公司和退休职工利益等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为由免去葛文耀上海家化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另一边,当事人葛文耀连日通过微博发声,表示“平安进来后,家化集团便名存实亡,只有卖资产”。 在2011年数家实力集团参与的激烈竞购中,当时踌躇满志的葛文耀强硬拒绝财务投资者和短期投资者,看重平安信托的金融实力和专业牌照,并一手炮制“毒丸计划”,为引入这一战略投资者夷平道路。作为投资者和资本运作者,平安信托看重的则是上海家化的资产增值能力。而今,往日的信誓旦旦已随风而去。 资本市场的利益纠结,企业原掌控者与外来投资者基于各自的利益,往往选择迥异的企业发展轨道。短短一年多后,葛文耀和平安信托之间响起了吵闹声。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相关监测数据显示,虽有对“重大违法违纪”的诧异,但60%左右的微博网友还是选择支持葛文耀,认可其掌舵上海家化以来的公司业绩。 当然,鹿死谁手,尚未定论。尽管上海家化公告称,葛文耀“仍担任本公司董事长,公司经营活动一切正常”,但对于上海家化来说,当务之急应是在上市公司治理框架下合理、有效地解决纠纷。而市场应能做出一次“艰难的选择”,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可基于自身利益,选择葛文耀,或者选择平安信托。 同时,上海家化不得不正视平安信托的指控对其在资本市场上造成的不良影响。葛文耀必须出示证据,自证清白。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事态的走向,进而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公司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