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处境微妙之际,央行释放出的任何政策信号都会引起市场强烈关注。央行日前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当前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稳固,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增强,下一阶段的物价形势还不可盲目乐观,要注意预先防范通胀风险,前瞻性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 基于这样的判断,央行对下一阶段主要货币政策思路进行了微调:与去年四季度“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防风险”四大货币政策目标相比,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去掉“调结构”,保留“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表述工作总基调时,央行也将“贯彻稳中求进的要求”,置于“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前面;在流动性管理方面,与上一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
“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相比,此次强调“把好流动性总闸门”,这是2011年上半年之后央行首次采用这一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增强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央行于一季度创设了常设借贷便利(SLF),配合此前已公布的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运用。与此同时,央行以专栏的形式,首次警示了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的风险。 在笔者看来,虽然央行部署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在细节上出现了细微的变化,但是总体来看,央行报告对于货币政策的基调保持不变,货币政策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没有变。从目前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以及连续性有利于消除目前市场微观主体的不确定因素,也有益于减少经济复苏过程中过于剧烈的波动。 从国际环境来看,尽管欧元区、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在内的诸多经济体宽松货币新政迭出,且不断呈现出“创纪录”的极端形式,但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深层次看,危机爆发后货币政策演化缺乏稳定性是这些经济体增长瓶颈和政策瓶颈同期而至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企业微观主体对于货币当局的政策反应需要时间消化。 而从国内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也呈现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不断减弱的问题,整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值得关注的是在物价开始抬头的时候,工业产品价格则创近6个月新低。过去14个月,中国PPI一直维持“负增长”态势。虽然从2012年9月起,PPI降幅曾连续4个月收窄,但2013年前4个月,PPI数据再度呈现跌幅逐月扩大态势。而为了遏制经济增速下降,货币流动性迅猛增加。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3.2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个和3.3个百分点。初步统计,1—4月社会融资规模为7.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06万亿元。 显然,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必须做好微妙的平衡。实际上,央行在时隔17个月后重启央票发行,而不是其他货币政策,显示出央行已经在准备系统性地长期回笼资金,以弱化热钱流入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央行重启央票发行以回笼多余的资金,这并不表明货币政策收紧,而是为了在避免收紧整体货币政策的情况下,相对灵活地调整市场上的流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