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发布《印度国情报告(2011-2012)》指出,印度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未来的实力不容低估,但要释放出潜力来尚须清除诸多障碍。《报告》认为,自1991年实行全面经济改革以来,印度经济发展取得突出成绩,经济增速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同时贫困问题突出,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未来经济发展的道路仍不会平坦。 毋庸讳言,在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最高达10%,平均增幅为6%。因此,当时有人推断印度能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完成国家经济转型,并超越中国经济。印度的经济规模日益变大,对此没有人表示怀疑,但是当前经济增速已降至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由于印度经济仍面临着由于行政审批导致的市场效率低下以及较落后的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海外投资者信心不足,制约了经济增长。印度奇迹已成海市蜃楼。 中国与印度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也有相异之处,其中主要的相似之处在于,两国都有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及城市化的需要,财富的吸引力决定了十几亿人口要向城市逐渐集中,而人口的集中肯定需要空间,需要基础设施,因此都大搞房地产,使得房价大涨。当下印度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发展机遇,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改革几乎陷入停滞,是导致印度经济放缓的重要原因。这不仅使印度经济失去了方向,也让印度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失去了动力。去年以来,印度政府致力于推行市场经济改革以期改善投资环境,先是宣布将允许外资进入印度零售行业,这有助于遏制印度食物价格上涨,缓解印度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但却引发了更多的愤怒和反对的声音,以至于两个月后印度政府宣布,该计划无限期暂停。随后,印度出台了禁止棉花出口的禁令,几天后又撤销禁令。接着,印度政府施压最高法院,让其更改税法,对外国公司实行追溯性征税,由此导致外商投资大大减少。 其次,基础建设问题是印度经济的短板,是导致印度就业领域落后的一大原因。印度没有创造出足够多的新城市,也没有增加足够多的基础设施。由于不能创造出“城市群”,印度因此无法吸纳多余的劳动力。世行2013年就业报告指出,在1990年,中印人口城镇化比例相同,都是27%,现在该比例在中国已增至50%,印度才达到30%。即使在德里和孟买这样的大城市中,很多地区一天也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供电,印度一家企业每月可能遭遇多达17次停电。电力危机仍然是印度商业活动的一大障碍,光靠金融业、IT和其他服务业,难以真正振兴印度的经济。 印度是世界上拥有最大“人口红利”的国家之一。目前印度人口平均年龄28岁,51%的人口在25岁以下。印度政府正在大力提高劳动者技能,预计到2025年,印度将为世界提供1.3亿名劳动力。反观中国,2012年末,中国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69.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3%,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劳动力减少指日可待。《印度时报》曾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口开始老龄化,受累于劳动力萎缩,中国增长将会减速,就像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那样,届时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在欧美发达国家资源已经消耗过半的背景下,要解决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大国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是一个必须要走的道路,否则未来的全球经济将不是平衡的问题,而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有研究显示,估计2020-2025年间,中国人均GDP将超越1万美元,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但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强度等相当多的因素将对此构成制约。因此,从《印度国情报告》可以看出,中国的矛盾一样需要深化解决,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成为必然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