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保持稳定性
2013-05-13   作者:周子勋(财经评论人士)  来源:国际金融报
分享到:
【字号
  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处境微妙之际,央行释放出的任何政策信号都会引起市场强烈关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总体看,支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一些“老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稳固,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增强,下一阶段的物价形势还不可盲目乐观,要注意预先防范通胀风险,前瞻性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
  央行对下一阶段主要货币政策思路进行了微调:与去年第四季度“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防风险”四大货币政策目标相比,央行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去掉“调结构”,保留“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表述工作总基调时,央行也将“贯彻稳中求进的要求”,置于“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前面;在流动性管理方面,与上一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相比,此次强调“把好流动性总闸门”,这是2011年上半年之后央行首次采用这一说法。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增强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央行于第一季度创设了常设借贷便利(SLF),配合此前已公布的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运用。与此同时,央行以专栏的形式,首次警示了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的风险。
  在笔者看来,虽然央行部署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在细节上出现了细微的变化,但是总体来看,央行报告对于货币政策的基调保持不变,货币政策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没有变。从目前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以及连续性有利于消除目前市场微观主体的不确定因素,也有益于减少经济复苏过程中过于剧烈波动。
  令市场关注的是,央行会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货币政策调整?在今年之内,央行会动用诸如降息的政策工具?
  对当下货币政策的猜想,一种有代表性的看法是:稳健货币政策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性”,不会进一步放松,也不会明显收紧,并注意把握好度和增强灵活性。在今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利率政策保持基本稳定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排除通过降息或是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下浮幅度的方式来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的可能性。
  在笔者看来,当前全球经济疲弱恢复与流动性过剩,的确让中国的货币政策处于复杂的纠结之中。从国际环境来看,尽管欧元区、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在内的诸多经济体宽松货币新政迭出,且不断呈现出“创纪录”的极端形式,但经济形势却并不容乐观。深层次看,危机爆发后货币政策演化缺乏稳定性是这些经济体增长瓶颈和政策瓶颈同期而至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企业微观主体对于货币当局的政策反应需要时间消化。
  从国内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呈现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不断减弱的问题,整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与此同时,由于外汇占款增加较多,贷款同比多增,金融机构购买债券、同业运用等渠道创造的货币较多,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有所加快。
  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必须做好微妙的平衡:一方面,资金流入对于经济尤其是出口将会造成扭曲效应;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资金看空中国市场。这可能是央行在时隔17个月后重启央票发行,而不是其他货币政策的真正要义。央行重启央票发行以回笼多余的资金,并不表明货币政策收紧了。实际上,央行再度启动央票这一工具,是为了在避免收紧整体货币政策的情况下,相对灵活地调整市场上的流动性。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美国警告日本货币政策 避免货币战 2013-05-12
· 美专家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进入“死胡同” 2013-05-11
· 中国货币政策的多难格局 2013-05-10
· 货币政策稳定性是稳固复苏的基石 2013-05-10
· 外部因素令货币政策压力增大 2013-05-0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