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汇局发布《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通知》(下称通知),该通知从加强银行结售汇头寸下限额度监管,强化进出口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分类管理,加大外汇管理核查检查力度等多个方面都对当前跨境资金的流入给予了诸多规范。我们认为,外管局的这一举措是我国今年以来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以控制风险的一部分,它的实施可以缓解“热钱”流入压力,防范潜在的外汇收支风险。
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企稳回升,寻求资产增值的海外热钱开始较大规模流入我国,而今年以来,伴随着全球主要央行进一步加大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多国央行为提振疲软经济而降息,全球资本流动愈发活跃,更多的国际资金从发达经济体流向市场利率水平较高且成长性较好的新兴经济体寻求套利。
中国也自然成为热钱的追逐对象,而热钱大举进入带来的人民币升值也开始驱动国内更多的企业通过虚假贸易等经常贸易渠道以及内保外贷等资本项目渠道将更多的美元兑换为人民币资产以博取套利套汇收益。
据海关总署4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3月内地对香港出口同比激增92.9%,为1995年3月以来的最大增幅,而同期我国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基本上均为负增长,这表明大量的资金通过贸易渠道进入国内,若以去年同期我国对香港的出口增速为正常值计算,今年有大约580亿美元的资金通过与香港的虚假贸易进入内地。
再如今年一季度,新增外汇贷款达到710亿美元,去年同期仅为210亿美元,截至3月末,外汇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4%,创出2010年以来新高,也大幅高于人民币贷款15%的同比增速。而在正常时期,外汇贷款增速与人民币贷款增速差距不大,我们由此估计,今年有上千亿美元的资金通过外汇贷款形式进入我国,这使得今年一季度我国金融及资本项下顺差激增,从去年四季度的200亿美元提高至1018亿美元。
资金的大量流入短期无疑会给我国经济及金融市场的调控带来较大压力。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升值1%,其中仅4月份就升值0.7%,进入5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依然强势,在当前全球经济比较疲软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单边升值趋势一方面加大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增大了我国今年进一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难度。今年以来,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增速迅猛,据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12月起,央行外汇资产已经连续4个月增加,规模达10899.51亿元。这无疑增大了央行的流动性调控压力,如由于外汇占款增速今年以来的快速上升,3月M2增速已达到15.7%,明显超出13%的年初目标。
更重要的是,未来一旦海外的金融市场形势发生变化,这些逐利资金如果集中流出还会进一步增大我国外汇及金融市场的运行风险,而这种风险伴随着美国量化宽松的退出正日益临近。届时,大批资金返流美国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将会增大那些目前追求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的国内企业的外汇偿债风险。
鉴于以上情形,这次外管局出新招遏制热钱的流入势在必行。从外管局的几项规定来看,它们分别从不同的途径和环节对于跨境资金的流入给予了规范。
外管局的第一招指向银行,要求除政策性银行外,各银行按照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应保留的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各银行当月结售汇综合头寸下限=(上月末境内外汇贷款余额-上月末外汇存款余额×参考贷存比)×国际收支调节系数”。考虑到目前银行的外汇存贷比普遍超标,截至今年3月底,外汇贷存比高达惊人的170%,以平均80%的参考贷存比计算,银行要持有的头寸下限总额将超过300亿美元,这显然是一个不小的额度,那些过去在人民币升值期间持有较低,甚至为负的外汇综合头寸的银行不得不短期增加美元头寸,而由于今后银行的外汇贷款与外汇存款及综合外汇头寸挂钩,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投放外汇贷款的动力,企业利用境内外汇贷款套利也会受到抑制。
外管局的第二招指向那些利用虚假贸易套取资金的企业。外管局强调要加强对进出口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分类管理,具体监管措施包括:外汇局将及时对资金流与货物流严重不匹配或流入量较大的企业发送风险提示函,那些未及时说明情况或不能提供证明材料并做出合理解释的企业将会受到更严格的外汇监管。这些监管要求无疑会大大提高企业通过虚假贸易套利操作的难度,今后一段时间贸易项下的热钱将会有所减少。
为了提高以上政策的威慑力,外汇局还准备加大核查检查与处罚力度,那些违反外汇管理规定导致违规资金流入的银行、企业等主体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我们预期,这些措施将会在短期抑制投资资金的流入,人民币当前强势升值的态势也有望趋缓,如5月6日受部分头寸较低的银行增加美元头寸影响,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涨了38个基点,即期汇率却较前一交易日大跌111个基点。
这虽然给国内流动性的增长带来压力,资金流入减少将会导致外汇占款也减少,并继而影响银行的放贷能力,但是却有利于我国经济及金融系统的稳定。而这也为我国今年加快利率及汇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合适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