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百余艺术家义拍筹款8472万元定向捐给中国红十字会,但此后便不知善款去向。4月29日晚红会声明,称善款用于“博爱家园”项目,虽未按指定项目使用,但与捐赠人意愿总体一致。红会承认与捐赠人的沟通和服务做得不够,为此,向相关捐赠者致歉,并将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
红会近年连续遭遇信任危机,不仅旧闻“郭美美事件”继续被盯着不放,很多旧账也被扒出来,甚至芦山地震后,红会官方微博号召公众捐款支援灾区,其后却被网民跟进14万个“滚”字。面对尴尬,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关于三年内若反转不了“黑十字”印象即自动请辞的承诺,显得悲壮而苍凉。
其实,不能只怪郭美美,最应反思的还是红会自己。且不说以前暴露的诸多内部管理乱象,暴露的某些慈善项目与商业利益的勾肩搭背暧昧不清,就拿此次再受质疑的“百余艺术家8472万元定向捐款去向”来说,红会在善款使用的程序上也大有问题。将甲项目的捐助款挪至乙项目,居然不跟捐款人通报一声,挪用理由、项目情况、资金明细等关键事宜,在几年内也没有向社会公示。这种既不尊重捐款人、也不透明的运作方式,怎么能够赢得社会信任,怎么能够打消公众关于项目是否存在腐败的疑虑呢?
好心办好事也必须充分尊重规则,红会使用善款须有“程序洁癖”——除了牢固树立慈善运作的规则意识、程序意识,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制度规则,严格按照程序要求推进慈善项目,还必须拒绝任何有可能引发问题、误解乃至容易滋生腐败的变通措施。否则,弹性过大、随意度过大的慈善,根本无力挡住权力滥用和权钱腐败,声东击西飘移不定的慈善项目实施,更容易伤害公众的善念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