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方力钧等多位艺术家质疑汶川地震八千多万善款的使用情况,中国红十字总会4月29日晚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善款未用于原定项目,而是被移用至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博爱家园”。红会还特别说明,此项目与在“郭美美事件”中被坊间熟知的“博爱小站”、“中红博爱”,都没有任何关系。 红会刻意强调“博爱家园”项目与郭美美事件中的“中红博爱”没有关系,恐怕这又是一种借郭美美为自己洗白的思维。或许,在红会人的心底,还是认为今日之红会危机,全赖郭美美之高调炫富。尽管红会宣布两者没有任何关系,但事实是,“博爱家园”与“中红博爱”的业务范围还是存在一定的重合之处,主要工作都是进社区的人道公益项目,这不能不让人联想。 之前有媒体指出,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官方网站上,一则发布于2008年5月的信息如此介绍:中国红十字会将在三年内陆续在全国2万个社区建立红十字会博爱服务站。这里可以看出,艺术家的捐赠善款被拿来建设“博爱家园”,而“博爱家园”又是上述计划的一部分。虽然同为公益项目,但在不会商捐赠人的前提下,红会这样的“私心”,难免令人质疑。 公布八千多万定向捐款的去向,或许是中红会建会以来的先例,虽履行了迟到的公开义务,但在变更善款用途两年多之后,在捐赠者“声讨”下才公开,进步意义有限。且公布的时机颇为暧昧,先是雅安地震募捐遇冷,再有重新调查郭美美传言及随后的辟谣,在这个背景下,冰山一角才得以展露,看得出红会的无奈。 这次公开的只是一笔定向捐赠,相对非定向捐赠而言,其是否被合理利用,只要看捐赠人的捐赠意愿是否得到满足。而捐赠人又是书法艺术家群体,红会受到的监督压力必然更大,选择公开,与自身面对的直接压力有很大关系。然而,慈善组织的生命就是透明,定向和非定向捐赠,不能厚此薄彼。更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更为繁杂、琐碎的非定向捐赠,要做到彻底公开,对于红会而言,考验的远不止专业能力。红会要公布一切善款的用途,暂且不说善款是否被合理利用,仅财务凭证是否齐全,恐都是问题。 可以说,今天的红会要重振公信,非一己之力所能完成。作为官办慈善,它一方面享有法定上的国家救灾职责,一方面又兼具慈善组织之形式,接受社会捐赠。这种双重职能下,红会要完成蝶变,必须要进行彻底的起底。首先是其担任的国家救灾职能,该如何划分的问题。如果能够去行政化,这部分职能由谁接力?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化的慈善组织,确立怎样的制度化账务公开形式,又怎样赢得公信,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而,红会之重生,需要更高层级的改革统筹。全国人大常委会2013年立法工作计划,将修改红十字会法列入预备项目,或是改革信号。总之,如今的红会,仅靠自身的力量难以有大的改观,正如人不能抓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面。 红会此次认错,离公众要求红会回归“玻璃袋”事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甚至可以说还存在方向上的偏差。红会称善款使用与捐赠人意愿总体一致,而非真正从满足捐赠人具体意向的角度出发,还是难以赢得信任。红会终于承认了自身的不足,并向捐赠人道歉,可以视为向正视过去的不足迈出了一小步。事实上,不管改革的方向怎样,直面过去的善款疑云和历史,都是红会必须迈过的坎,非得有此“破”,才能彼“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