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郭美美换不来红会的明天
2013-04-25   作者:朱昌俊  来源:长江商报
分享到:
【字号
  4月23日,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王永表示,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拟于5月中下旬,重新启动针对郭美美事件的调查,并邀请社会公众同步参与。
郭美美事件发生后,红会就陷入了信誉的泥淖。在质疑、调查和反驳中不断徘徊。此次红会社会监督委员会宣布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听来不错,但沿袭的仍是旧有的回应套路。
事实上,目前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与恢复红十字会的名誉已是两个层面的问题。郭美美事件的第一次调查结果于2011年底就公布,称“郭美美炫耀的财富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商红会、公众捐款和项目资金无任何关系”。这个结果在彼时本就没有挽回任何公信。既然公信力逼近零点,已无信誉可言,今日又  何谈重新调查力挽颓势?
  此次芦山地震中,红会的遭遇,应该说是后郭美美时代的危机最大化。客观说,公众对于红会的质疑,早已超越郭美美事件真相的层面,在红会无根本性的改革行动之前,郭美美事件的真相对于公众来说,已退居其次。重新调查确实是有重新挽救信誉的用心,但必须看到,无论时机与现实,都已经发生变化。如果说在郭美美事件刚一出来,公众等待的只是一个郭美美事件的答案,那么,今日红会面对的是向公众展示一个透明、公开的红会的课题。想借郭美美事件的真相赢得信任,也只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红会社会监督委员会,虽然号称是第三方独立监督机构,但其组成人员,尤其是部分名人是红会主动邀请来的,且在没有民意基础的背景下,这样的“第三方”调查的公信恐怕难以服众。第一次调查,有监察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北京刘安元律师事务所、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参与,这次红会社会监督委员会,较之第一次,并没有独立上的优势。另外,在第一次调查过去近两年之后,调查重启,难道说明之前的调查有猫腻?如果只是表达挽救信誉的诚意,这些反倒给红会本就岌岌可危的信誉伤口再次撒了把盐。
  真能挽救红会信誉的方法,其实并不神秘。公开、独立一向是社会组织的立命之本。而在这两方面,作为官办慈善典型的红会,在后郭美美时代,都无明显改观。这才是信誉每况日下全面崩溃的根本症结所在。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中国红十字会改革方案,但“去行政化”并未能列入改革方案。公众的期待一再落空,红会也又一次错失挽救信誉的良机。
  如果非要将郭美美事件的“真相大白”与红会的信誉联系在一起,只能说,它为红会提供了一个开启建会以来账目公开的切入点。事实上,郭美美事件之外,红会的透明和效率问题,在其他大大小小的事件中都得以暴露。红会现在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就某个方面和某个事件进行澄清和调查,而是整体性的存在性质疑和官办慈善的危机问题。能否公布建会以来的善款去向、去行政化并与国际红会的运作规则接轨,直接关系到红会能否走出信誉阴影。
  简单而言,现在的红会如果不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做制度性的改革,依然会陷入做任何事都无济于事的困境当中。如果仍信奉自身的危机症结在郭美美事件这一个案本身,等待红会的,依旧只能是危机,“清白”的郭美美给不了红会的明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国红会:关注救援"孤岛" 2013-04-24
· 中国红会:关注救援“孤岛” 加强与其他组织合作 2013-04-24
· 红会之“囧”是公益之幸 2013-04-24
· 红会努力值得肯定 重建道路仍然漫长 2013-04-24
· 红会募资过亿 救援重建三七开 2013-04-2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