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近日发表共同声明,强调将密切注意日本超常量化宽松的影响,重申“避免货币贬值竞争”。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二十四国集团财长也同时发表声明,批评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无视世界经济增长结构不平衡,搞利己再通胀,平添发展中国家调控难度。 当前,日本的“黑田式量化宽松”更为强调“量和质”的升级,引起很多国家的担心。 首先,超常量化宽松或将导致金融系统动荡。黑田东彦就任日本央行行长后,很快推出“异常层级”的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媒体将其概括为“2×4组合”:即2年内实现2%的通胀目标,国债购买额扩张2倍,购买的国债期限扩张2倍,基础货币供给额扩张2倍。央行资产将在2年内增至290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99日元),与美国连续量宽相当,而日本名义GDP仅相当于美国的1/3。黑田牺牲“金融系统稳定”以换取“再通胀物价目标”的实现,很可能引发日本金融系统动荡,同时殃及亚洲乃至世界金融系统的稳定。 其次,“黑田式量化宽松”倾举国之力于一役,必然扭曲“市场机制”。根据黑田的政策,日本央行每年增购的长期国债将占新发国债的70%,其国债持有比例将由2012年底的11%增至2014年底的23%。央行资金出笼,直接刺激日本股市、企业债市和房地产等资产行情的上扬,其杠杆效应已经显现。从最近两周的市场动向看,资金已开始向日本资产市场集结。如此,“黑田政策”很可能在显现“全球资金抽水机效果”后,再形成对亚洲市场的泄洪效应,最终引起国际资本“大进大出”,其风险不言自明。 第三,政策性“吞噬”国债并不能阻止日元急剧贬值。眼下,日本国家借款逼近1000万亿日元,而每年的税收总额仅40余万亿日元,若包括发新债偿旧债,日本年发国债过百万亿日元,债务已近极限。如泡沫崩溃,日本人口、社会、产业结构将恶化,一般物价、资产价格、收益率及利率和经济增长率将全面低迷,其发达国家的地位也将面临危机。因此,冲销国债和摊薄债务便成为安倍政府转嫁危机、实现政治突破的战略选择。 日本的做法令亚洲各国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要阻止日元贬值、本币升值,就不得不增购日本国债,平抑汇率波动,其结果是被迫接受日本转嫁的危机,改变外汇储备结构,致风险加大;另一方面,若阻止投机资金涌入,就不得不提高利率,控制通胀或泡沫,这不仅会陷入本币升值怪圈,亦难免经济下滑。值得警惕的是,日本通胀“不达标”,量化宽松就不止,而亚洲国家的应对过程也被纳入黑田的再通胀程序。持续通缩15年的日本能否在2年内实现2%的通胀目标,既没有理论支撑,更难获市场保证。日本的超常量化宽松,不仅可能打乱亚洲经济的增长节奏,也必将动摇来之不易的地区金融合作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