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新行长黑田东彦3月20日上任伊始,就在其主持的首次货币政策会议上,推出了比前任和市场预期要激进得多的政策。现在黑田东彦上任刚刚满月,其推出的新政策刚满半月,刚刚结束了G20会议也没有对于黑田的政策施加压力,外界反应暂时有利于黑田东彦的政策。表面看,黑田的政策推进得挺顺利,但冷静下来有必要重新检视一下黑田东彦政策未来可能的得失。
说到黑田东彦,不得不提到其提携者安倍晋三。“安倍新政”的核心之一就是超级宽松货币政策。与安倍持有相似理念的黑田东彦因此被日本新首相从亚洲银行行长的位置上请回担任日本央行的新行长。在4月初举行的日本央行的例会上,刚接任行长仅半个月的黑田东彦果然展现了大手笔。黑田东彦新政策的看点是:提前实施无限量资产购买计划,购买日债持有量将以每年5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加,且在两年内增加资产购买规模一倍;政策目标将从隔夜拆借利率转向基础货币,将在两年内把日债和上市交易基金持有量增加一倍,并将以每年60至7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加基础货币,所持日本国债的平均到期年期将延长一倍;将购买到期期限最长为七年的公债,购买公债的种类将涉及所有年限,包括40年期国债。
虽然早在黑田东彦正式上任之前,市场对宽松政策有足够预期,日本股市已经大涨、日元也已经大幅贬值,但黑田东彦在首次会议上的激进姿态,仍然出乎市场预料,所以日本股指和日元,前者跳涨、后者大贬。
但是,黑田东彦的新政策,绝对不会是短期对于股市和汇市有影响这么简单。由于美元兑日元已经到了100.00关口,日元已经比在2011年10月31日创下的历史高点贬值24%,所以,在黑田东彦的政策下,日元自2007年6月下旬以来的升值的趋势实际上已经完全扭转,未来日元将长期性地贬值。这对于日本和全球经济都是一个重大事件。不少评论认为,日元大幅度的、长期的贬值,将会导致日本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并且可能导致全球发生货币战争。
其实日元长期贬值,未必会导致日本产品的竞争力发生根本性增强。过去全球是过度消费与过度生产为主要经济模式,2008年的危机表明这种模式必将走向终结,所以去杠杆化和适度消费才是未来的经济模式,3D打印可能大行其道,因此建立在过度消费和过度生产模式下的大规模产业集群、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运输的方式将逐渐被淘汰,而创新将成为未来产业制胜的高地,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个性化是赢得消费者的首要因素,所以,货币的升值也好、贬值也好,未必还是竞争力的重要成分。对于竞争力已经落后于韩国和新兴经济体的日本,日元贬值未必是起死回升的灵丹妙药。同时日本再祭出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QE)政策,根本目的还是启动国内的经济,QE政策的一个附带作用才是日元贬值,所以也不必把日本的QE政策当作是什么“货币战争”来看。所以,国际上不必对于日元的贬值感到担忧。
从日本历史上和现今各经济体的QE政策来看,黑田东彦的超级QE政策未必有很大的胜算。上个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日本在2000年以后实施了多年的名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这以后日本经济仍然经历了再一个“失去的十年”。从2008年后的全球金融危机后,G20各经济体都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以美国的QE1、QE2、QE3最为著名。但是,现在全球经济又有下行趋势,可见QE政策就是一个镇痛剂,短期有点作用,不能根本治病。
正因为QE政策在当今世界以及日本的历史上,都未能力挽狂澜,所以即使是黑田东彦的QE政策再“超级”,都无法让人寄予很大的希望。 为什么QE政策成效不彰呢?这是由于,QE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避免经济和金融崩溃,但是,由于老的经济形态和体系没有崩溃,“无死则无生”,新的经济形态必然没有诞生的土壤,或者诞生得不顺利。由于QE,给予那些本来该淘汰的机构、企业以及整个腐旧的经济体系输血,使得它们没有淘汰;由于全社会的低利率,资源无法按照市场合理的利率流向那些该胜出的产业、机构、企业等等,资源无法最优配置。日本在2000年以后的QE,实际上就起到了延缓旧经济体系、阻碍新经济体系的巨大负作用。在未来,日本央行即使搞更大的QE政策,有把握解决优胜劣汰、培育新产业的问题吗?
日本QE政策,主要是通过购买国债以及购买更多类型资产,如股票、长期国债、企业债、商业票据等实现的,这必然使已经高达230%的债务率继续攀升,加重日本央行自身的风险,特别是在日元大幅度的、长期贬值背景下,日本央行持有的国债风险日增。而一旦风险越过临界点,又会与日元币值之间形成恶性循环,给日本经济累积巨大的系统性风险。所以,黑田东彦的超级赌博式的冒险,未来成效值得怀疑,潜在风险却不可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