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8时,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消息传来,举国震惊,如火如荼的抗震救灾随即展开。
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芦山地震,每次震灾都给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一些地方几十年的发展成果毁于一旦,一些重灾区甚至被震回到“原始”社会。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牵动了亿万人们的心,一支支救援队伍火速赶赴震中,一队队白衣天使开始抢救伤员,大批救灾物资运往灾区,数以亿计的捐款源源不断汇往最需要的地方……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祖国母亲,再一次向受灾儿女伸出了温暖的臂膀。然而,来自地震灾区的种种信息表明,抗震救灾,仅仅靠悲情、同情和激情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擦干眼泪,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在灾害中学习,在灾害中成长,更加科学、更加理性、更加专业、更加有序地抗震救灾,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从芦山地震发生到现在,可谓抗震救灾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人命大于天,72小时是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在此第一阶段的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作为救灾主体,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迅速行动,履行抢救和保护人民生命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国务院在第一时间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响应。在具体救灾措施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尽最大可能减低死亡率和致残率,要保证灾民们以后的生命质量”。太阳还要升起,生活仍要继续,而生命质量是生活继续的保证。
与此同时,各路民间力量也成为抗震救灾的生力军。国企、民企、社会组织、个人志愿者,有力的出力,有钱的捐钱,形成一方有难、八方驰援的感人局面。新闻媒体的报道也越来越贴近现实,比如一家中央广播媒体不再把报道重点放在领导如何指挥救灾上,而是详细告诉听众现在灾区最缺什么,甚至具体到药品和物品的型号。
然而,在科学救灾这个课题上,我们仍有很大改进余地。比如,在谁去救灾,如何协调,捐款如何使用,抢救生命的办法方法等等方面。
首先,在“谁去救灾”问题上,应该做到帮忙不添乱。在任何国家,政府都是救灾的责任人和主体。当然,现代社会的救灾力量是多层次的,很多社会组织的救灾专业性比较强,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那些只是专门去表达爱心的同胞,就不必赶在这个时候前往灾害现场了。这两天地震灾区交通拥堵,专业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进不去,令人心急如焚,再次证明了理性和有序此时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在政府主导救灾的体制下,做好民间专业救灾力量与政府救灾力量的衔接和统一指挥调度,对提高救人效率至关重要。比如有些地方救灾机械拥挤,有些地方却望眼欲穿。再比如,运送物资的队伍把物资送到就应立即离开,以给救人和后续队伍让出道路和空间。
三是社会捐款和财政赈灾资金的使用方向上,应改变冷热不均的现象。网上有个“经验帖”说得有道理:不一定都给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捐款,因为这些地方媒体和官员去得比较多,捐款者可以得到更多曝光机会,因而能够得到较多的捐助;而有些地方不太出名,受关注少,其实更缺钱。
关于科学、理性、有序救灾的话题,在民间、在网上仍在讨论。希望我们在实践中能进步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