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健康发展需打破零违约误区
2013-04-19   作者:李体欣(广证恒生首席研究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字号
  最近万家基金等固定收益部负责人被警方带走调查,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信贷等方面风险的部署,以及惠誉等下调中国本币长期债券信用评级,IMF对中国地方债发出警示等,把相对平静的债市推向风波口,引起人们对中国债市发展的关注。
  当前国务院、IMF等国际组织对中国债市,尤其是地方债的担忧是中肯的。近年来中国债券融资总量呈继续快速发展的态势,这离不开决策层的支持。如2013年央行年度工作会议提出:“继续推动债券产品创新,创新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稳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根据wind统计显示,2013年一季度,国内债券市场发行量为19412.55亿元,同比增加27.4%,一季度发行各类债券930只,比去年同期增加444只。截至2013年3月底,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量为24.5万亿元,同比增长13%。
  笔者认为,当前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融资更多会转向债券市场有其合理性。从债券需求来看:银监会8号文抑制银行理财产品对非标资产投资,进而相对提高对标准化产品的需求,而且企业年金投资范围扩大、券商大集合理财产品集中备案发行等,将带来较大的债券投资需求。从债券供给来看,中票和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大量注册发行,公司债审核或将逐步下放到交易所,以及被收窄的地方融资渠道刺激城投债发行等,预示2013年债券市场仍将呈现供需两旺的格局。
  然而,当前各级政府对债券进行隐形兜底,则是债券融资健康发展的隐患。即政府隐性担保大大降低人们对违约风险的担忧,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挥之不去;同时也导致了发债主体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投资者在选择券种时盲目追求收益率,忽略了实际信用风险,市场的风险意识麻痹等问题。2011年,云投债事件,使得城投债市场一度极其低迷,最终在地方政府庇护下涉险过关;另外2012年以来山东海龙、江西赛维、超日债等事件中,让我们看到政府兜底似乎成为债券市场的“潜规则”。从地方政府的角度上来看,出于政绩或者是地方再融资需求,都不希望看到国内的第一宗债券违约发生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但这种政府托盘形成的逆向激励,成为债券市场未来健康发展的隐患。
  自1981年中国第一只国债发行以来,中国债市保持着“零违约”纪录,而成熟的美国市场在2007~2011年间就曾发生400起违约案例。不过,随着我国债券市场不断扩容,低资质发行主体比重不断增加,其面临的信用风险也在逐步积累,“零违约”现状被打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一是因为债券违约与宏微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而钢铁、水泥、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正面临信用资质恶化风险;二是企业信用资质下沉;三则是地方政府的“兜底”成本增加。Wind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4家评级机构对8家发债主体的12只债券品种合计进行了14次评级下调,预示债市的风险敞口在累积。
  因此,2013年有可能将成为中国债市违约“元年”,而个别债券发生违约未必是坏事。对债券投资者,发生个别债券违约将打破其“无违约”的投资观念,迫使其在关注收益率的同时,更加注重信用风险,树立市场风险意识,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对债券融资者,或将促使其加强经营活动和现金流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更为关键的是,个别债券违约有助于债券市场走向市场化和规范化,比如提高发行主体信息披露透明度、提升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信用风险分担缓释机制等,促使债市向正常投资市场回归。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银行间债市核查风暴全面升级 2013-04-19
· 杨辉邹昱被查引固收圈地震 银行间债市监管升级 2013-04-18
· 日本货币政策实验或致日债市场崩溃 2013-04-16
· 日本国债市场已拉响债务危机警报 2013-04-12
· 美股市债市走势或背离 2013-04-0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