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不是过度负债的借口
2013-04-19   作者:刘先云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字号
  2012年以来,城投债的发行力度明显加大。根据中央结算公司登记托管的数据,2012年全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城投类债券累计已达6367.9亿元,较2011年增加3805.9亿元,同比增长148%。
  作为一种地方融资平台公开发行的企业债或中期票据,募集资金大多投向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项目的债券,城投债的发行出现了井喷。主要原因在于:在换届效应的带动下,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的热情高涨;加上有新型城镇化战略“撑腰”,地方政府更是资金需求大增。与此同时,土地财政难以为继、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持续收紧等,都使地方政府不得不寻求新的融资通道。此外,城投债监管的规范化,也使其投资风险有所缓和,吸引了银行等机构投资者的热捧。
  城投债募资相比以往信贷为主的融资结构,有明显的优势。债券融资期限较长,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周期更为匹配;债券融资成本更低,目前城投债发行年利率普遍在7%以下,较银行贷款利率仍有一定优势;债券融资还有助于地方负债的显性化,有利于强化市场对地方债务的约束。
  虽然城投债规模的迅猛增长有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过快增长的风险也不容忽视。首先,在楼市调控持续加码的背景下,发行方提供的土地等资产抵押物面临缩水风险,而地方财政的隐形担保也可能因为财政紧张而失效;其次,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未来在支线交通等领域的建设,面临边际收益递减的问题,投资收益可能无法覆盖成本;最后,债券融资期限相对较长,可能加剧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因为债券偿还的任务必然落到下一届政府肩上的时候,寅吃卯粮、超前负债的做法势必更加突出。
  要规避城投债井喷带来的隐患,必须防止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方面,需要将地方政府债券募集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强化各级人大的审核、监督,加强公众对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行为和担保债务的约束。另一方面,需要机构投资者充分理解城投债的投资风险,不能对政府的隐形担保盲目乐观。事实上,此前云南城投等城投债的违约风险已经暴露,市场一度出现恐慌抛售。
  当然,从根本上讲还需要遏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要让有愿望的农民逐步融入城市,关键是就业支撑和公共服务的保障。城镇化不应该是“房地产化”,也不是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在地方政府已身负超10万亿元债务的背景下,推进城镇化绝不能成为部分地方盲目投资、过度负债的借口和外衣。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要素自由流动是城镇化就业关键 2013-04-18
· “三农”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2013-04-17
·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不能忽视教育 2013-04-17
· 中国城镇化建设后半程挑战、重点与融资方向 2013-04-16
· 城镇化率两个统计数据不冲突 2013-04-1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