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要求
2013-04-15   作者:周绍朋(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分享到:
【字号

  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目标为7.5%左右,这使得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问题再次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最快的发展速度,其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密切关注是必然的。
  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下滑的压力仍然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我认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不是经济增速问题,而是发展方式转变滞后问题。在一个时期,经济增长速度高一点、低一点是完全正常的,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却是关系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如果不能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即使一时经济增长速度上去了,但最终还是会滑下来。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更加充分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本文拟围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要求谈点意见。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有一个基本的方向和目标。“十八大”报告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对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即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归根结底还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规模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问题。
  所谓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归根结底还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规模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存在着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问题。如在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特别是2003年至2007年,每年的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而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这种高速度又是建立在高投资率、高外贸依存度,以及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基础上的。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来,我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了改变这种状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各方面的矛盾依然突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彻底改变上述状况,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变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结构是否得到优化,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这是判断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转变的唯一标准。

  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使包括国家出资企业、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的活力进一步得到增强。
  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使包括国家出资企业、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的活力进一步得到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由政府的附属物转变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但从总体上看,影响企业活力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如国家出资企业的股权结构还不够合理,法人治理结构还很不规范,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任用人新机制也还没有完全形成;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体制和机制性的障碍。尽管国务院在2005年2月19日和2010年5月7日先后发布了 《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和“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 “新36条”),对消除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做出了一系列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如非公资本可以进入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领域,在使用各种生产要素方面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享有同等的权利等。特别强调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业务,非公有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社会事业领域、金融服务领域、商贸流通领域、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等,但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许多问题,如对一些领域的准入问题,特别是融资难以及与之相关的非公有金融机构发展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只有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新活力。

  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使经济发展不断增强新的内在动力,这对于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极其重要。
  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就是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使经济发展不断增强新的内在动力。这一点,对于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极其重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使经济增长从依靠外部力量的刺激、推动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创新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形成重大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还不多,创新要素还不能有效地向产业、企业聚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还比较弱等等。在发达国家不断强化创新战略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创新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我国产业链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就是要根据我国的资源状况和技术能力,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我国产业链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对于那些传统产业,要通过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某些产业在世界产业链中处初级阶段,价值链处低端环节的状况;对于那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和重大技术突破,尽快形成新的产业体系。要通过龙头企业的培育和产业链的延伸、完善,形成比较完整的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就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出口产品的优化和国际市场的多元化与合理化,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的方向转变。要创新开放模式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要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并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广大企业,特别是那些已经具备较强实力的大型骨干企业,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努力使自己尽快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

  要处理好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的关系,尽快改变我国经济发展中过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格局。
  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就是要处理好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的关系,尽快改变我国经济发展中过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格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市场大国,主要依靠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和健康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完全是可能的。首先,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其次,在扩大内需中,还必须处理好扩大投资需求与扩大消费需求的关系,坚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并以扩大消费需求为导向,促进投资需求的不断增长。既要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又要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从调整需求结构入手,进而调整供给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使三大结构的调整形成互动,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大力发展包括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长远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就是要大力发展包括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长远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它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长期以来,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在40%多一点徘徊,这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与我国国情相似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产业结构低级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要提高四个百分点。这是规划中的一项重要的定量指标,它的实现和超额完成,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产业发展和变革的方向,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一些核心技术的突破,这就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力度,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同时,还要做好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应政策,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它实质上是一个要素投入结构的调整问题,是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极其重要的方面。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一个要素投入结构的调整问题。它是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极其重要的方面。
  更多依靠技术进步驱动,不仅要发挥技术进步对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引领和导向作用,而且要大大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提升的贡献率;更多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驱动,主要是通过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改善,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的质量。从企业层面讲,这一点对应对收入倍增计划,人口红利减少带来的挑战意义重大;更多依靠管理创新驱动,就是要通过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全面提升,使社会资源、企业资源,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

  主要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使我国经济发展走上一条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主要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除了存在着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高、消费率低的问题外,由此还带来了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问题。这种发展格局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所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使我国经济发展走上一条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把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很好地结合起来外,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实现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主要靠企业的努力,政府的责任就是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加强微观规制,使企业能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同时有利可图地实行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

  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并实现城乡和区域之间的相互促进,其前提条件是要实现各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主要是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并实现城乡和区域之间的相互促进。长期以来,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并相互分割。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在于城乡协调互动发展和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实现城乡协调互动发展,重点和难点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按照党的 “十八大”关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关键是要实施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要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使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都能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发挥自己特有的功能与作用。
  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之一。而要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其前提条件是要实现各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除了各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外,还严重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缺少特色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上述经济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特别要注意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一方面,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突出区域特色,另一方面,在调整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时,不仅要注意到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协调,还要特别注意各产业的区域布局。区域之间的发展要有差异、有特色,才能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同时,各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必须遵守一些共同的规律。
  一般来说,要实现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必须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城乡一体化建设。要不断提高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同时,要围绕中心城市的发展,逐步形成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镇)群,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水平;二是产业体系建设。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并围绕龙头企业延伸和完善产业链,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三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这是实现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基础设施建设,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既要确保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协调,又要避免重复建设。同时,要特别保证建设质量,防止建了拆、拆了建和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生态环境建设,要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不仅要有利于本地区环境的改善,而且还要考虑到它对周边地区和全局的环境影响;四是民生工程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一方面,要逐步实现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要切实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就医、就学和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问题。这不仅是实现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