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不应继续增加杠杆
2013-04-15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字号
  4月11日,海关总署表示,“去年四季度7万亿项目获发改委批复”来自网上报道,并无依据,应予以更正,其发言人公开表达歉意,至此“7万亿”说法在抛出仅一天后随即被证伪。
  国家发改委网站确实没有相关信息,“7万亿”之说主要是部分研究机构和媒体的测算。如去年12月末民生证券,根据发改委的审批项目测算出截至去年12月25日,发改委累计审批项目金额已达7万亿,去年9月中国证券报也据发改委网站公布数据测算,三季度以来发改委审批项目总投资额约5.02万亿元等。
  不过,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高频批复投资项目,及多地公布累计规模高达20万亿以上的投资计划等,透射出目前投资再度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事实上,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内需受制于居民可支配能力而难当大任,外需面临突出不确定性等背景下,各界已再度把投资作为经济增长引擎。部分学者更是认为,新兴城镇化等使中国还有一个相当长的高投资区间。这使对“7万亿”说法的迅速辟谣,未能除却市场的将信将疑。
  我们希望“7万亿”之说是一种误传,否则若为“稳增长”而再度启动一轮投资,加大经济杠杆率将是得不偿失的。具体而言,目前中国政府、企业和居民都已步入高债务杠杆周期,野村证券研究发现,国内信贷/GDP去年已达155%,以全社会融资总额计算则占GDP的207%,高盛研究员则预计今年中国信贷总规模将增至GDP的240%等。
  在3月M2余额已达103.61万亿,M2/GDP再度高企透射中国投资边际收益率持续下降下,继续以巨额政府和国企投资等拉动经济增长,带来的不仅是信贷再度井喷,经济加杠杆,而且将使整个经济面临突出的债务紧缩风险。即在投资边际收益率整体呈下降态势下,继续以巨额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将使更多的国内真实储蓄变成低效甚至无效的固产投资,进而促使整个经济越发依赖信贷脉冲杠杆,最终使经济增长产生的真实经济增加值(EVA),甚至无法覆盖高负债杠杆的债务成本。
  不仅如此,未富先老已使中国的真实储蓄率呈下降态势,越发难以满足急速扩张的投资饥渴,如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4.22万亿,同比多增1.27万亿,而申银万国的调研数据显示仅四大行4月首周的存款就流失了1.7万亿,完全吃掉了3月整个银行体系季末冲刺积累的1.27万亿新增存款,这种存款的过山车效应,意味着今年商业银行做大贷款规模,要么受到真实储蓄率下降的牵制,要么在真实储蓄趋降下,靠贷款衍生存款的信用创造将导致金融泡沫,并抬高通胀预期。鉴于此,未来要维系高投资率继续吸引境外真实储蓄,即增加显性或隐性外债,而这将抬高中国经济融资成本,因为在中国投资收益率趋降下,离岸金融贷款人会为规避风险而提高融资成本,并设定苛刻的融资条件,进而增加中国的国际收支风险。
  同时,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下,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都将呈增速回落态势,而今年是地方债和企业债的一个偿付高峰期,这无疑使地方政府和国企缺乏更多的资源撬动新投资杠杆,如3月份新增信贷1.06万亿,而对公中长期贷款仅增加2530亿元,预示着该月的新增贷款或将有大量贷款是借新换旧的债务展期,因为2009年的许多政府项目已建成并进入债务偿付期,由于其建成而无需中长期贷款,且自我缺乏充足的偿付能力,银行等倾向于向其提供中短期贷款等置换旧贷款,以进行债务展期化。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融资过热再现 中国经济货币化趋势加速或非福音 2013-04-12
· M2首次破百万亿元 中国经济货币化日益严重 2013-04-11
· [观点集萃]张永军:2015年-2020年中国经济减速风险时段 2013-04-11
· [观点集萃]陈文玲:“三大困境”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四大风险” 2013-04-11
· 中国经济的五大问题(上) 2013-04-1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