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行业的央企,由于周期下行,处于巨亏之中,他们没有抵挡住周期的侵袭。
除了中远之外,中铝、中冶等企业,全都巨亏,三家央企合计亏损250亿元,另有9家上市央企合计亏损额达366.94亿元。情况还将继续恶化,一些钢铁企业、机械工程公司产能远超社会所需,鞍钢等企业一次性巨亏,而地方国企如安阳钢铁等举步维艰。
亏损的企业可以把责任推给行业与市场,但这样的推卸掩盖不了一个事实,曾经被给予偏食的企业,变成众人垂涎的肥羊,不可能承担起国际竞争的重担,中国远洋与马士基等公司相比,还差得很远。
周期还将下行,中远已经证明,压缩成本无法抵消对经济周期的整体错判。以往央企成为领头羊,是托周期上升之福,一旦下游制造业出现危机,他们只能依托基建与房地产投资。去年年底以来的基建投资与房地产投资拉动了上下游行业,但大规模投资受到稳健货币政策的约束,不可能持久,周期性行业的日子近两年没有回转的迹象。
亏损的央企,很多有辉煌的历史,最大的成功是总资产大幅蹿升,在周期上升时开足马力获取利润,通过资源价格上涨转嫁成本,而在周期下行时露出裸泳者的真面目。
市场判断失误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内部治理结构混乱,周期下行只不过是给混乱的管理、潜藏亏损的曝光提供了借口。中钢集团对山西中宇的投资导致40亿元左右的财务黑洞,出资14亿美元收购的澳大利亚中西部矿业,后因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问题,原以为是优质矿的赤铁矿、红矿实际上绝大部分是磁铁矿,计划项目被迫停工。中钢内部的管理一团乱麻,对于巨额投资没有进行基本的尽责调查。这说明,无论是否成为公众公司,某些央企总裁不会对“便宜钱”负责,更不会对股东负责。
如果说,周期性行业亏损还能把责任推到市场头上,销量大增的企业仍然漏洞处处,只能说是激励体制的根本性糜烂。
缺乏真正所有权人的央企,常见的现象是把资产洗成高管自己的财富。最新的例证来自于一汽。
一汽集团整体上市大幕开启,一汽大众汽车销量问鼎月度冠军,无论是奥迪还是红旗,占尽了品牌与官方资源优势,如此具有优势的企业,却传出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静国松,因为经济问题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的消息,目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其涉案金额达3000万元。此后一连串的黑幕曝光,在静国松被调查后不久,其下属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大客户部负责人从高空坠下死亡;此后,一汽大众高管层通过相关渠道(4S店)洗钱等新闻被先后曝光;至2012年秋天,一汽大众前任高管层几乎被
“集体过堂”。目前,中纪委吉林办事处及长春警方仍在对此案进行调查。相关的调查,以及众多媒体的曝光,一汽集团内部权力寻租利益链条有可能浮出水面。
如果该公司整体上市,从规模、效益上来说,显然将跻身于蓝筹股行列,但调查的结果,将难以证明能够名至实归。
没有人对产权负责,管理体制形同虚设,对股东负责停留在嘴上——我们真的该相信这样的央企吗?
有句话是,国企最大的弊病是低效,民企最大的弊病是造假。有些官员担心民企无担当、无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国家没有责任感,随时准备在污染当地致富了之后脚底抹油开溜。这些担忧基于目前的现实,不无道理,但如果药方是重回国企,则是中国经济的悲剧。
国企的低效是痼疾,是不可逆的,民企则可以通过产权保护、基于游戏规则的严厉制约,让民企回归诚信与守则,监管民企创立公平的市场环境,比扶植国企在一条道上走到黑,从总体上说要安全得多。
市场中没有天然的蓝筹股,刷上油漆也有一天会露出斑驳的真身。而现在,是央企与蓝筹股们经受暴风雨考验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