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3月CPI同比回落至2.1%,大幅低于2月的3.2%。通胀回落主要受到节后食品需求降低、天气转好与流通环节恢复的影响。3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0.88个百分点,低于2月的1.98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食品价格的回落是普遍的。其中,鲜菜、蛋类回落明显,环比分别下跌了13.4%和6.7%,分别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约0.49和0.06个百分点。猪肉价格环比下降9.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约0.31个百分点。
1月份以来,由于全国生猪价格出现明显回落,目前猪粮比价已连续4周处于盈亏平衡点以下,国家发改委已启动预案,开展冻猪肉收储,会对未来生猪市场价格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但猪流感和禽流感疫情对肉制品价格的影响却是负面的。
然而,3月居住价格同比增长2.9%,高于2月2.8%的涨幅,涨幅有所扩大。我们认为,尽管3月初宣布了更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但受到“恐涨效应”的影响,3月房价仍旧维持上涨局面。当然,伴随着更多调控政策的出台,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的局面不可持续。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3月PPI同比增长从2月的-1.6%继续降至-1.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是主要原因,例如,采掘工业价格下降5.6%,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3.2%。同时,工业品购进价格通缩也从2月的-1.9%降至-2%。
PPI通缩加剧与早前PMI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回落相互印证。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动能减弱,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当前依旧疲软的需求端。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6%,比上月大幅回落4.9个百分点。而来自上游的通胀压力减轻也将降低终端消费品价格的传导。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虽然今年全球量化宽松加大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去年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导致国内流动性充足,以及工资成本的上升,这些使得中国存在潜在的通胀压力。但由于当前需求疲软与产能过剩、较低的基数效应以及食品价格的疲软走势,预计今年CPI或将为3%,明显低于3.5%的政策调控目标与普遍预期。而二三季度则是年中高峰。
而在经济增长方面,虽然中国目前处于复苏之中,但其实基础并不牢固。3月官方与民间两大PMI指数的回升幅度均低于往年,显示中国经济并没有实现全面复苏,而还是主要得益于基础建设投资。另外,我们预计即将公布的一季度GDP数据也将低于预期。
这样来看,今年稳增长较控通胀更为重要。尽管当前央行仍旧担心通胀压力,货币政策也比去年下半年明显收紧,但在未来通胀与增长之间权衡考虑,预计货币政策收紧的必要性已大大降低。同时,由于当前决策层正在规范影子银行体系,预计3月贷款可能大幅增加,以维持相对中性与连续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