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司机高师傅向记者透露:“国家一直在监督查处公车私用问题,但现在的政府官员用车已经由地上转移到了地下,政府的公车虽然入库了,但企业的公车却在快速增加———用车的是政府官员,买车养车的却是企业。”(《
中国企业报》4月9日) 很多官员习惯向企业“借”车。如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刘丽洁的“座驾”是向当地一家企业“借”的;三亚市天涯镇党委书记张作壮开的豪车是向企业借的;原广州市市容环卫局领导从广日集团借用三辆轿车作为“座驾”,该集团要与环卫局合作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 企业不会无缘无故为官员买车养车,要么是迫于权势,如果不和官员搞好关系,怕给自己带来麻烦;要么是互惠互利。企业付出的是一辆车,得到的回报肯定不止一辆车。官员之所以向企业“借车”,是为了躲避监管,且使用起来“方便”,可以进退自如。当官员和企业走得太近,也就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官员和企业都得利了,受损害的是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 1997年国务院下发的有关文件中就明确规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借用下级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的车辆。事实上,该文件颁布以来,企业并没有停止为官员买车养车。只是这几年随着网络的兴起,才让部分借车事件曝光。 企业为官员买车养车,还体现了糟糕的经商环境。依据国际商会公布的“市场开放指数”排名,香港被誉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在香港办企业,无需擅长应酬,企业家若与政府官员交往过密,反倒可能引来麻烦。香港会有企业为官员买车养车吗?即便有,也很容易被揭露,官员和企业都会受到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