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古建筑长在新加坡,是什么味道
2013-04-10   作者:杨丽萍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字号
  成龙日前连发4条微博,表示将把自己收藏的4栋徽派古建筑捐赠给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并称:看到大学所做的周详的考证和设计,几乎有冲动想把其余那6栋也捐给他们。
  看到这样的内容,我们不禁会想:作为徽文化的“活化石”,这些古建筑长在新加坡那样的城市会是什么样的味道?成龙为何会选择捐赠给新加坡?在徽文化的地盘上难道就没有一处可以安放这些属于自己的符号?
  成龙微博说,20年前,他买了10栋徽派古建筑,包括厅堂、戏台、凉亭等,本想找块地把老房子重新建好让爸妈住,不料爸妈在十多年内相继离开,这些建筑构件便一直躺在仓库里成为白蚁的食粮。10年前,他想把这些老房子捐给香港政府作为展示用途,但因为拨地问题一直没有结果。2年前,跟一个新加坡朋友谈起这件事,很快就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找到了一块地,而且大学的学者们做出了周详的设计。
  从这个过程,不难理解成龙为什么会选择捐给新加坡。对成龙来说,他深知这些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想把它展示出来让更多人欣赏。新加坡的大学愿意而且认真地帮助他达成这个愿望,他的举动也是理所当然。
  但是,遥想一下这生长在新加坡现代环境中的老房子,始终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建筑,是历史文化的外在体现,如果离开了它赖以形成的环境,势必失去其与环境共生的和谐美,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形式而存在。
  以木质结构为主、讲究精雕细作的古徽派建筑遍布安徽省黄山市,是徽派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更是古徽州真实历史遗存的直接体现。它和其他历史文物一样不可再生,反映的是宋元明清甚至更早历史时期徽州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技巧、艺术风格、风俗习惯等。
  如何保护这些历史的“活化石”,一直以来就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原址修缮+迁地保护可能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在安徽黄山,大批古民居得到原址修复,散落民间的古构件、废弃于荒野的独栋古宅被迁往新址,更重要的是,土生土长在这里的人,承继了这些老宅的文脉,“徽州老宅子最需要的是‘人气’,只要有人在,老宅子就不会腐坏,才能真正‘活’下来。”
  对于古建筑来说,它们需要精心呵护,更需要在穿越千百年后依然“活”下去,让人们感受它、体验它,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曾经存在过的符号在博物馆里瞻仰它。
  既然都是为了保护,如果成龙现在再到徽州看看,如果当地可以认真对待,不知道成龙是否有冲动让其余那6栋重归故里呢?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争议成龙捐宝不如反思古建筑保护 2013-04-09
· 古建筑系列丛书已成洋洋大观 2012-11-23
· 大院文化:展现中国古建筑之美 2011-02-16
· 央行将发行“世界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金银币 2010-06-25
· 首届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颁奖 2009-10-2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