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出现的地方,不愁没有新闻。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在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张维迎舌战群儒,称如果政府不逆转国有部门和国企主导的经济,中国经济将无法继续增长。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话题,不知成就了多少经济学者。早年国企脱困时期,外形俊朗、口才出众的郎咸平教授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大陆,为国企改制过程中的资产流失问题喊破了嗓子,拳拳之心感动了很多国人,如今功成名就身价高企。在郎咸平振臂高呼期间,张维迎是他最主要的论敌,著名的“冰棍理论”言犹在耳。 如今的中国国有企业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世界500强企业榜单频繁现身,全球市值排行名列前茅。但在批评者看来,国企规模越大,带来的问题就越多,需要处理的关系也会越复杂。归纳起来,讨论较为集中的关系有三个:一是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或者说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二是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关系;三是垄断国企与消费者权益的关系。处理好这三个关系,关于中国国有企业的所有争论都可以停止。 理论上说,中国13亿人都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但是非常遗憾,全中国找不到一间足够大的会议室,让13亿人共同参加某一家国有企业的股东大会,让他们行使自己的股东权利。这个时候,我们选择让政府履行其职责,代替全体国人行使所有者权利,无论是国企改革之前还是全面改革之后,大家对这种办法都没有异议。 引起争论的是政府如何处理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即如何更好地扮演国企出资人的角色。政企分开是一个喊了20年多年的口号,但实际效果不佳。政企不分,一是表现为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二是表现为政府的“父爱”式保护。明确政府的国企出资人定位,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管,剩下的事情应交给国企自己去处理。实际情况是,政府既不愿意放弃干预的权力,也不放心企业自主经营。于是就很容易看到政府或明或暗地给予国企补贴,也看以听到国企经营者对没有充分放权的抱怨,这一切都可以归因于不正常的政企关系。 尽管是老生常谈,但政企分开仍然是深化国企改革的不二法门,其背后更为核心的问题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批评国有企业的人,真正不满的是中国政府调控经济的方式方法,如果政府过度保护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必然会感到委屈,其他国家的竞争者也会抱怨。国有企业近年来的确取得不俗的经营业绩,可有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得经营收益很难为真正的所有者分享,那些巨额亏损的国有企业经营者也鲜有被问责的,甚至会出现“党中央、国务院满意就足够了”的奇谈怪论。 至于垄断和消费者权益关系的问题,则相对复杂。首先,垄断非国有企业独有的经济现象,在西方国家一些著名的反垄断案例中,民营企业比比皆是,以容易造成垄断为由质疑国有企业存在价值,其实并不是很站得住脚;其次,中国的国有企业天然地占据着很多容易产生自然垄断的行业,即便是在对垄断容忍度较低的西方国家,石油、钢铁等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也是非常高的;另外,反垄断是一个法律方面的技术性问题,中国的反垄断法律体系逐渐完善,防止国企垄断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问题需要纳入法制轨道,而不是简单的一“民”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