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排队企业中财务数据不太靠谱的公司离开排队队伍,而财务数据过硬的新公司加入排队。对于上市公司质量,如果保持长久的财务数据不假,恐怕还要从制度上进行再改革,不能总依靠抽查、自查排除,或许向社会公开报表一段时间是不错的解决办法。 本栏以为,经过证监会组织的拟上市公司自查、抽查,未来IPO的新股质量应该还是不错的,至少财务造假的现象会少很多。但这种运动式的检查过后,上市公司质量如何保证,还需要管理层的大智慧认真研究,本栏在此先提出几个建议。 最好的办法是让拟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提前曝光。现在的IPO材料送审,需要在打字社制作成纸质文档,然后让发审委委员观看,这种纸质材料不仅看起来费时费力,而且还不环保,造成巨大资源浪费。据坊间传言,每家申报IPO的企业,光制作纸质文档就需要耗资4万至5万元,如此价格要用多少纸张,恐怕不难计算。本栏建议,拟上市公司申报材料全部采用无纸化,用电子版上传到证监会网站,同时给出内容完全一样的文档作为附件一同上传。 这些上传到证监会网站的文档,经过证监会工作人员简单审查一下,如果没有特殊问题,就可以在证监会网站上发布,供投资者随意下载,发审委委员也可以提前浏览拟上市公司的申报材料,在发审会上只需要对自己关心的问题让拟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解答即可。假如拟上市公司的申报材料从发布在证监会网站上开始一个月之后才允许上会,那么这段时间投资者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和专业背景从中挑毛病,如果拟上市公司真的存在什么问题,很可能被投资者识破,使其上市计划受阻。这样就能给上市公司的质量提供长期有效的保证。 除了审查上市公司质量,IPO价格的制定也应该尽量多让投资者参与,假如新股发行采用竞价方式,就可以避免保荐机构和上市公司做高IPO价格,这才是真正的新股定价市场化。事实证明,目前采用的少数机构询价方式,机构报价和最终确定的价格之间有何关联投资者并不确定,保荐机构也只说参照询价制定。本栏建议,采用全面的谁报价谁掏钱模式,将使得新股定价公平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