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应以人为核心,这是李克强总理新官上任之时做出的论断。 自从发明土地财政,地方的经济活动就越来越依靠土地,正是土地财政为城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没有钱什么事也干不成,土地财政解决了经济建设最重要的一环——钱的问题。这也使得中国没有像一些西方国家那样爆发严重的政府债务问题。不可否认,中国近十年经济快速增长,土地财政居功至伟。 但土地财政的模式却无法持续,原因有三。其一,城市居民买房,除了需要预支未来收入以外,还需要耗费几代人的家庭储蓄。这对社会的消费能力是极大的损耗。消费的不足限制了商业地产的盈利增长,使得表面辉煌的购物广场变成实际亏损的空中楼阁。失去了消费和商铺盈利,城镇化就变成了简单的城市化,失去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其二,居民未来收入,本来会自由支配,实现居民效用最大化,但现在提前转变成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由政府支配,效率大打折扣。其三,土地财政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土地供给,政府必须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并向郊区农民征地。城市的盲目扩张挤压了农村的发展空间,城乡、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二元差异更为明显。 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这就意味着地方不能一味追求城市规模和GDP数据,而要把重心转移到改善民生、解决二元结构的问题上来。土地财政要维系下去,地方政府必须不断扩大城市的规划范围,以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土地供给。这就促使政府热衷于规模扩张和城市基础建设。就好像在建一幢大楼,土地财政引导政府不断地加高楼层,粉饰外表,让其看起来无比光辉夺目。而大楼内部的装修、物业配套,却因为得不到资金支持而相对落后。土地财政支撑城市规模迅猛增长,可城市教育、医疗等“配套物业”却离发达国家相去甚远,这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目标背道而驰。 所以,尽管土地财政支撑了中国近十年的高速发展,但其缺点也是不容回避的。透支了未来收益、损耗了消费能力、扭曲了资源配置,在土地财政模式下,城镇化只能是简单的城市化、表面的城市化,只能是注重规模和名义GDP的粗放式发展,而无法真正关注各种民生问题。尽管土地财政可以筹集大量经济建设急需的资金,但在耕地问题、环境问题、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资产泡沫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当前,走土地融资之路,恐怕是越来越得不偿失。城镇化的思路已经转变,与之配套的土地财政也该改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