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是今年的复活节。斯洛文尼亚照例也举行了庆祝活动。不过,斯政府的经济官员们更在意的恐怕是另一个“复活”——如何从严峻的银行业危机中摆脱出来。
复活节以来的这几天里,斯国甚至欧洲的政要不断给投资者打气:欧央行管委会委员、曾任斯央行行长的马克·克朗杰克(Marko
Kranjec)说斯银行未出现明显的存款外流现象;斯新任央行行长博什蒂安·杰兹拜克(Bostjan
Jazbec)说该国面临的挑战能够克服;连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政策研究主管杰罗明·赞特梅尔(Jeromin
Zettelmeyer)也表示斯可能不需要救助,政府采取了正确行动。
这些话语更像是自我激励。斯国银行业问题有多严重?曾于去年11月16日将其主权信用评级定为负面观察的标普上月下旬发布研报称,斯与匈牙利两国银行在欧元区最不堪一击,不良贷款增加速度约为20%。另据了解,该国三家最大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已由2011年的15.6%升至2012年的20.5%,总额累计70亿欧元,近1/3贷给了私营部门。最大银行新卢布尔雅那银行(Nova
Ljubljanska)去年亏了2.75亿欧元,连续第四年亏损;历史最悠久的银行马里博银行(Nova Kreditna Banka Maribor
d.d.,简写NKBM)去年亏了2.05亿欧元。IMF上周称,今年斯洛文尼亚需要30亿欧元融资,而国内银行还需要新增资本10亿欧元。
这些问题被敏锐的媒体捕捉为欧债危机多米诺骨牌上的又一环将倒掉的证据,而斯国政要则不以为然。理由是银行业规模比塞浦路斯小即使出问题也小很多,52.7%的政府债务也低于欧洲不少国家。还有一个与塞国的大不同是,斯国银行业中希腊的毒比塞国小太多,过去几个月存款也一直在增长。然而,斯国的问题也很明显:出口导向型为主的经济过度依赖外部,GDP增速受累欧债危机,已持续几年下滑,据该国央行最新数据,2012年下滑2.3%,2013年料下滑1.9%。并且,斯国也没能完成欧盟削减结构性赤字的目标。
预测斯国银行业会否演化为一场危及欧元区的大危机,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结果往往并不靠谱。但可以肯定的是,斯洛文尼亚迫切需要在没有欧元区帮助下独自解决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去年斯国已因救援不及时被几家评级机构下调评级,这次标普的警告更是一个不好的信号。斯国政要口头给了自己和投资者信心后,银行业问题该如何优先解决,则需要实质性的落实。
杰兹拜克的设想是“重建银行体系”。是像塞浦路斯那样拆分好银行与坏银行,还是像中国当年一样将不良资产剥离至外部的资产管理公司?如果进行银行重组,斯政府承诺的40亿欧元专项资金是否能到位?当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斯国银行业需要有办法稳住储户——“当前未出现明显的资金外流现象”,并不意味着之后不会出现这一现象。
这些,是斯国政府新旧交替之际需要着力解决的,毕竟像塞浦路斯一样四处求援的日子并不好受。不过,这也不是世界末日,这个2007年正式加入欧元区的小国,大不了像塞国一样为欧元区重危国添上一个新名单。从希腊到塞浦路斯,我们看到欧元区有能力进行有效的救援,但借此验证欧元区的能力可不是各方所期望的。
多米诺骨牌的此起彼伏提醒欧元区,欧洲既需要为高危国撑起一把防护伞,使其免受来自外部的攻击,也需要想方设法斩断银行业危机的传输链条,让欧元区的银行业危机止步。危机的持续爆发让我们看到,欧元区缺少一般主权国家防范并解决危机的手段,为此付出的成本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也更容易遭到来自外部的攻击。高危国就像欧元区身上的阿喀琉斯之踵,除了易受攻击,自身也容易出问题。即使像塞国和斯国这样的小国,也常常弄得欧元区灰头土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