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连续两年巨亏,从3月29日起,中国远洋正式更名为*ST远洋,不仅成为首家戴“ST”帽的央企,更成为ST股中的“航母”。从这一天起,中国远洋被清除出融资融券标的。同一天,因为同样的原因,*ST鞍钢也被调出融资融券标的。
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的股票清除出融资融券标的,是符合沪深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的。不过,就融资融券制度本身来说,这种规定是值得商榷的。
将*ST股调出融资融券标的的初衷不难理解,即在融资融券试点阶段,确保融资融券这一新业务能够在A股市场安全着陆,避免融资融券尤其是融券业务给市场带来不必要的震荡。但融资融券业务毕竟已经推出3年了,投资者对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该项业务也在A股市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融资融券标的从原来的278只增加到了500只,而且转融券业务也从2月28日起正式推出。因此笔者认为,在这种背景下,更应恢复融资融券做空机制的本来面目。
融资融券的推出意味着中国股市有了自己的做空机制,这是中国股市的一次革命。因为在过去长时间里,A股市场只有靠做多才能赚钱。但融券业务的推出让投资者通过做空也能赚钱,这对做多赚钱的投资理念是一种巨大的冲击。不过,在过去3年里,做空机制基本上徒有虚名,由于各方面的限制,融券做空业务很难得到有效施展。
其中的限制之一,就是对融资融券标的的限制。作为一种做空机制、做空业务,一些有问题的公司、绩差公司、业绩变脸公司显然更适合做空。但沪深交易所在选定融资融券标的时,突出的却是沪深300样本股,更多地让一些蓝筹股入选融资融券标的范围。因此,融资融券标的总体上就不适合做空,投资者融券做空会承担更多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如何能够融券做空?又如何体现融资融券的价格发现功能呢?
本来,像*ST远洋、*ST鞍钢这类特别处理的股票是更适合融券做空的,将其调出融资融券标的,其实是对此类股票进行的价格保护,与管理层一直倡导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背道而驰。
因此,要充分发挥融资融券作为做空机制的重要功能,让融资融券成为价格发现的利器,就不应限制其标的范围,标的里不仅要有蓝筹股,也要有*ST远洋这样的绩差股、问题股。进一步讲,每一只公开交易的股票都应该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该做多的做多,该做空的做空,这才是融资融券的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