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生结构性变革的种子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之三
2013-03-29   作者:刘刚(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字号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制造业中心。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结构性问题,例如,三次产业结构的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和需求结构的不合理。因而,对当前的结构性问题一定要有整体和科学认识,抓住结构调整的主导逻辑,实施积极主动的战略性调整。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结构性变革往往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形象地讲,结构调整好比一颗引发新一轮增长的“种子”,隐藏在企业、产业和政府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积极反应之中。“种子”的萌芽、生长可能仅仅是一个小的偶然事件,但只要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呵护它、培育它,便会生成一系列传导机制和“报酬递增效应”,最终发展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这种能够引发“报酬递增效应”的“种子”,我们称之为战略性调整,乃是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种子”能否破土而出,关键要看科技能否成功转化为驱动力。从经济增长的长周期来看,世界范围的结构性变革都是伴随着科技产业革命展开的,每一次都会引起新的主导产业的出现,以及新技术对原有产业的渗透和提升。这其中,科技新成果的产业化、特别是关键投入和新技术群的出现,正是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驱动力量。应当承认,中国在前一次科技产业革命中,只能立足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选择技术引进战略实施结构调整。这虽然使得“中国制造”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却仅能在低端环节徘徊不前。
  当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障碍大抵与之相关。例如,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一枝独秀的制造企业,只能从事加工制造活动,而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科技金融、设计创意、研发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基本上都分布在发达国家。例如,东中西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重要原因就在于东部沿海地区聚集加工制造活动,未与中西部地区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再例如,城镇化更多由制造业而非科技驱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因此,率先启动和参与新的科技产业革命,应该作为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心。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五次科技产业革命的扩展期,与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第六次科技产业革命的导入期之间。针对新趋势,一个总的思路是:结构调整首先要准确识别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域,启动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构筑先发优势,然后利用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关键投入和新技术群,以此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生产型服务业。
  必须清楚,创新型企业在战略性调整中居于核心地位。但在中国,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仅有少数供职于企业,结果导致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科技成果产业化仅为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创新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
  对政府来说,应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宽松的政策环境、更优惠的投资门槛,尤其是构建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不断降低其面临的高昂成本与风险。此外,我们近年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创新型企业常常以内需为产品导向,因此,在政府的规划与政策设计里,应当突出围绕内需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事实上,发展经济和追逐中国梦的“种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粒“种子”就是现实经济中具有积极效应的小的、偶然的结构性变革事件。发现、推广和积极扶持这类变革,让创新活动为企业家所认识、接受,并且依靠再学习、再创新不断放大这种效应,这必将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劲的动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政坛禁酒令与经济升级版 2013-03-28
· “五个替代”打造经济升级版 2013-03-26
· 中国经济升级版意味更强的创新实力 2013-03-25
· 三途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2013-03-25
· 发掘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动力 2013-03-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