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时任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时指出,要“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随后,新任总理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上也表示,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新老两任总理在“两会”期间都表达出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思路,这必然会引发高度关注。笔者认为,虽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并非新提法,但在新时期,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新特征。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提法由来已久,也多次出现在各种政府文件和规划当中,但针对每个历史时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重点各异。 在“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表述,明确地指出要积极发展股票、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既反映出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透露出在积极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也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的政策意图。 伴随着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十一五”期间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面还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最初两年,债券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并没有随着直接融资比重的上升而上升,反而由6.7%下降至3.8%,与之相反,股票融资占比则由1.1%提高至7.3%,这体现了“十一五”规划中“积极发展股票、债券市场”的政策意图。随后三年,这种情况出现逆转,债券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提高至7.9%,而股票融资占比却下降至4.1%。 从上述“十一五”期间直接融资的总体和结构变化可以看出,在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直接融资比重大大提高,二是直接融资中呈现出由重股票融资到重债券融资的发展趋势。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并且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和期货市场”。受此政策指引,“十二五”头两年,直接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由12%提升至16%,其中债券融资比重由7.9%升至14.3%,而股票融资比重由4.1%降至1.6%,继续呈现出“十一五”中后期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同时“重债券、轻股票”的特点。根据去年9月份发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到“十二五”期末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的目标,未来直接融资比重继续提升的空间其实并不大,但结合“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的发展目标,“重债券、轻股票”的发展思路将获得延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与“十一五”期间及“十二五”前期的迅速提升有所不同,直接融资比重会呈现平稳增长局面,但“十一五”中后期和“十二五”前期表现出的“重债券、轻股票”的特点会在政策导向下得到维持,其中场外交易市场和资产证券化这些细分领域的发展有望提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