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容小觑。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雇佣人数小于5人的小型工商业是构成我国工商业项目的主体,其在项目总数的占比高达86.8%;雇佣人数为5~50人之间的中小企业则占工商业总数的11.4%;而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工商业项目总数的1.7%。
从总产值来看,雇佣人数为5~50人之间的中小企业的总产出占整体总产出的44%,对工商业总产出的贡献最大;若加上雇佣人数小于5人的小微型工商业,中国中小企业的总产值高达全部工商业产出的70%。相较而言,大企业的总产出在整体总产出占比不到30%。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份额。
现实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近50%的大企业(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有融资需求;而其中受到信贷约束的比例有4.5%。然而若是研究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现实便稍显残酷了: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有融资需求的占到了2.5%,其中遭遇了信贷约束的比例高达57%。
区域特征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度的因素之一。金融市场越不发达的地区,中小企业就越有可能受到信贷约束;同时,信贷需求越大、竞争越激烈,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难度也就越大。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省份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上演着不同的戏码:中部地区的中小企业信贷约束最为严重,将近20%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所需的银行贷款;东部地区的情况则稍有缓解,只有11.3%的中小企业经历着信贷约束的困境;西部地区这一比例则为12.5%。即便是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深圳,也在上演着不同的悲喜剧。上海的中小企业有8.8%受到融资约束,深圳这一比例也只有8.2%;而在北京,则有高达40%的中小企业受到融资约束。
资金对于企业的意义毋庸赘述,它是企业得以建立、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基石。CHFS的数据显示,创业期(开业一年以内)的中小企业遭遇的信贷约束极其严重,有21.8%的企业主反映无法得到所需的信贷支持;处于生存期(开业一至五年)的企业则有16.7%受到了信贷约束;这一比例在发展期(开业六至二十年)的企业中下降至10.5%;而生存二十年以上的老企业则只有3.2%仍在承受信贷约束。
造成中小企业贷款困境的原因之一是无法进行抵押担保。相当一部分银行信贷属于抵押担保信贷,其对抵押和担保的要求往往超出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承受范围。根据CHFS的数据,55.8%遭遇融资困境的中小企业坦言拿不出所需的抵押或是担保。在这种情况下,关系型贷款往往是中小企业信贷的主要来源;与银行或是信贷员的关系直接左右了其融资命运。因此不难理解在CHFS的数据中有高达64.9%遭遇融资困境的中小企业抱怨,跟信贷员的关系不够好是他们无法获得信贷支持的关键原因之一。
中小企业的信贷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正是这个问题使得银行不得不主观上形成对他们的风险与收益的预期;在这个过程中,歧视的存在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歧视发生在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企业主的不同对待。36~45岁的中年企业主信贷难度相对较小,只有12.3%受到信贷约束;16~35岁的青年企业主和45岁以上的老年企业主则在信贷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分别有14.9%和15.3%受到了信贷约束。另外一种歧视发生在企业主的学历层面上。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中小企业主受到的信贷约束最少,只有12.9%;高中学历的中小企业主就没有这么幸福了,有20.3%的中小企业主受到了信贷约束的困扰。
项目资金在企业主家庭总资产的占比是这个信息不对称问题中的一个强而有力的信号。一方面,中小企业的项目资金在家庭总资产的份额越高,银行会越担忧其资金链的持续性和偿债能力,从而更谨慎地考虑该企业的贷款诉求;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项目资金在家庭总资产的份额越低,信贷方越有理由怀疑其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CHFS数据显示,项目资金在企业主家庭总资产的占比对信贷约束的影响对于年轻的中小企业尤为显著。在有贷款诉求的中小企业中,项目资金在企业主家庭总资产占比处于最低20%的有81%受到了信贷约束;这一比例在项目资金占比处于最高20%的中小企业中下降为48%,几乎降低了50%。银行对于处于年轻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和偿债能力的担忧占主导地位,项目资金占比越高,其受到的信贷约束的比例也就越高。
信贷约束会严重制约创业行为。经济学家弗兰克·莱特(FrankKnight)指出,家庭或个人是否创业的决策与企业家才能密切相关。因此,在没有信贷约束的情况下,同一能力水平上的创业比例应该保持一致;一旦存在信贷约束,初始资产少的家庭就会不得不放弃创业。以信贷约束最为严重的中部地区高中受教育水平的青年家庭为例,总资产处于最高的25%的家庭有66.7%从事工商业经营;总资产处于50%~75%的家庭从事工商业的比例则下降至28.0%;对于总资产处于25%~50%的家庭,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至15.4%;而总资产处于最低25%的家庭,创业的比例只有不到12%。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其实并不缺乏创业精神;缺的是创业环境。作为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甚是堪忧。如何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摆脱这恼人的瓶颈,给予它们维系生命力而必需的资金支持,政府作为值得期待。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完善信贷体系、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或许在不久的未来,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会带给中国一个惊喜。